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醫學教育的省思

◎ 賴其萬

這幾天媒體揭發了令醫界蒙羞的聳人聽聞,令人不覺感到疑惑與恐慌的是,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這種最需要我們的信任,掌握我們健康生死的醫生,這也不禁使醫學教育人士感到汗顏、惶恐而自問,到底我們的醫學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我相信台灣醫界並不是缺乏典範。回國十一年來,我多次訪問過台灣十二所醫學院校,在他們的校園或教學醫院裡見過不少令人佩服的典範,而且台灣每年表揚的醫療奉獻獎得主,也都帶給我許多感動。我想最大的問題,是在於這些典範在現在的社會大環境與教育制度下,已經漸漸失去其影響力,而這正是我們今天醫學教育最大的隱憂。

當醫學教育環境只重視老師的研究成果或看病服務的業績,而沒有真正落實醫生的「專業精神 (professionalism)」的培育,以身教代替言教的典範,在工作環境裡無法得到應得的尊敬與合理的待遇,年輕人看在眼裡,縱然會被這種老師的奉獻精神所感動,但卻很難見賢思齊,因為在當前功利主義盛行的社會下,對理想的執著已變得越來越困難。

學醫這條路本來就是需要有犧牲的精神,而要年紀輕輕的高中畢業生做這種嚴肅的生涯決定,到底有多少是因為父母家人的價值觀,而在錯誤的期待下走入杏林。如果不能因為幫忙別人而找到快樂時,這種遠比起其他行業需要更長的學校教育、更長的畢業後夜以繼日的嚴謹臨床訓練,年輕人是很難不會迷失於名利的追求。尤其是當醫學生進入教學醫院以後,看到一些行為不足以為榜樣的「名醫」在職場呼風喚雨,反觀關懷照顧病人的「良醫」在劣幣逐良幣之下抑鬱不得志,這種不良行為的示範正是今天台灣醫師培育所面臨的最大考驗。

我最擔心的是,今天抓到幾個偷偷摸摸的小賊,但卻任由一些江洋大盜繼續明目張膽地橫行,絕對無法杜絕醫界的歪風。如果我們在齊聲指責這幾位醫界敗類時,不能正視目前社會大環境的笑貧不笑娼,而教育只重研究與業績,而輕忽典範教育的重要,那麼當這些默默為教學付出的老師失意出走之後,我們還有多少機會能讓年輕的醫學生與醫生學習正確的行為與價值觀,而能秉持醫者的良心,享受醫界典範羅慧夫所說的「醫生可以把希望和愛帶給病人,是一種福氣」。(作者為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