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重視中小企業 就業才是硬道理

◎ 林尚榮

近年來,國人因貧困而脫序的行為層出不窮,諸多案例代表長期處於低失業率的台灣,在馬上後失業率躍升六%左右、薪資所得十年來不增反降的夾迫下,衝擊程度不下於風暴源頭美國的十%水準!

馬的競選政見六三三,先提經濟成長率,無可厚非。但在失業率高漲的時候,ECFA最早的說帖仍是增加多少百分點的經濟成長,這不就透露其施政方向是「重成長、輕就業」,施政邏輯是認為經濟成長就可以帶來相對的就業成長?

以成長最快的中國為例,從一九九四至二○○八年間,GDP的年平均成長率達到十.三%,但就業的年增率只有一.○%。台灣也不例外,筆者所服務的公司是活生生的見證,在經濟起飛的年代,一個廠接著一個廠蓋,僱用人數隨之增加,但若二○○八年與二○○○年比較,營收增加近八十億元,用人數卻維持不變。

很多經濟學家把高經濟成長率與低就業增長共存的現象稱為「無就業增長」,視為嚴重的問題。馬政府真的要照顧庶民,就不能把擁中和經濟成長視為解決台灣失業和所得差距日趨惡化的仙丹,這是思維上必要的轉變。

在行動上,則要針對中小企業用心。台灣中小企業有一百二十三萬家,佔全部企業家數的九十七.六四%(二○○八年資料,以下亦同),銷售值佔二十八.七五%。換言之,二.四%不到的大企業,創造了七成以上的銷售額。重成長的政權,會百般照顧大企業,實不難理解。然而,這些A咖對就業的貢獻卻遠不如其產值的規模。創造台灣近八百萬人的就業,約佔全部企業就業人數七成七的是眾多不起眼的中小企業。挽救就業,這才是切入點。

馬政府現在至少有幾件事可做,首先,歐巴馬的兩道藥方可以如法炮製:「購買美國貨」的概念可以用各種形式在台灣落實(如嚴加查禁中國、東南亞的冒牌台灣農產品);撥出三百億美元協助美國中小企業發展,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台灣更可以借鏡。

其次,ECFA如非簽不可,至少延後兩年,在此期間,產官學釐清ECFA對中小企業的衝擊,讓行政部門想好配套,企業做好調整和因應,同時,與東協各國洽簽FTA,兩年後ECFA、FTA一步到位!

庶民經濟是不是口號?ECFA是否只為一中經濟圈鋪路?也可藉此證明!

(作者為上市公司主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