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朱立倫的應變隊不可行

◎ 張立德

新任副閣揆朱立倫表示,政府規劃國軍在基隆、台中、高雄、花蓮成立四個應變隊(各轄兩個分隊),今後災害發生時,第一分隊二百人在接獲救災命令後十分鐘出發投入救災,第二分隊三百人接獲救災命令後三小時後出發,投入救災任務。可行嗎?

不管震災、風災、水患、土石流、核化災變、疫病、海空難等,這些成災特性各不相同,災難發生的時空環境亦不相同,救災手段與所需裝備、技能當然不同。若要成立應變隊,請問要編配多少品項不同、單一數量又要足夠、既要高科技、又要重機具的裝備?而部隊又須額外編制多少兵力來維持這些多出來的裝備?如何訓練才能讓人人都成為具備多項專長的救災專家,才能上山下海,什麼災害都能救?還要能打仗?這簡直是不可能任務!若只是拿著臉盆、圓鍬、十字鎬當救災工具,任何部隊都可勝任,又何須多此一舉?

其次,應變隊的成員是固定編組還是由各部隊輪替擔任?若要人人都是救災專家,則固定編組有其必要,但如此一來,與消防署或未來災害防救署所屬救災單位有何不同?若由各部隊輪替擔任,救災專長訓練的成果能不能維持?

至於要求應變隊接獲命令十分鐘後出動,觀諸本次八八水患中,政府因災情掌握不確實、不夠快,應變隊連該帶什麼裝備都不知道,光要求他們十分鐘出動有什麼用?

國內所擁有的龐大救災能量,其實就散佈在政府、軍方與民間具各種專長、各類裝備的單位中,關鍵在於救災指揮官能否在第一時間就將這些不同的救災能量動員召集、有效整合,藉由即時傳回、過濾、融合的災情,下達正確決策,迅速正確地將救災聯合隊伍投入救災工作。

因此,與其大張旗鼓建立國軍救災應變隊,不如強化政府與軍方對災情第一時間的掌握與情報傳遞能力,並建立各類救災的標準作業程序(SOP),再依據現行「人力、物力動員資料庫」或軍方類似系統,衍生發展功能更完備的「全國救災資源資料庫」,讓救災指揮官手頭隨時能有千軍萬馬、充沛救災資源可供調動。這肯定會比成立國軍救災應變隊來得有效許多!(作者為軍事雜誌編輯,淡江戰研所碩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