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三聚氰胺餐具?為餐飲業者說話

◎ 李政達

聯合報十月四日社論,內容指稱:三聚氰胺是日常環境中普遍存在的物質,餐具容器皆可檢出。並指稱倘若再用更精密的儀器檢測,那恐怕就沒有奶粉可吃了;更有甚者,恐怕絕大多數的飲食業者皆將受到衝擊,因為連餐具都有微量三聚氰胺。此種說法,與事實不符。

含有微量三聚氰胺的餐具,只有美耐皿。美耐皿盛行於民國六十年代,當時塑膠產業普遍以三聚氰胺樹脂製造碗、盤、碟皿、西餐的刀叉柄,它具有美觀、耐熱性、耐摔性、耐藥品性、耐電氣絕緣性等優點,因此被稱為美耐皿。它的外觀、重量、品質,和瓷器碗、盤、碟皿無異,嗣因原料成本不敵瓷器碗、盤、碟皿,在國內漸漸絕跡。

因為美耐皿材質重量沈甸甸,製成食品容器,運送成本和玻璃瓶一樣昂貴,也無法像玻璃瓶一樣可以回收再製,製造成本又比其他重量很輕的塑膠容器貴,因此無法被市場接受,只能製成小型日常器皿。

基於上述事實,歐盟過去雖然訂有三聚氰胺樹脂材質的食品餐具、容器,三聚氰胺溶出量不得超過三十ppm之規格標準,但在國內市場應該已經找不到三聚氰胺餐具、容器。國內飲食業者也都沒有使用三聚氰胺餐具,因此國內的餐具、容器都檢測不出微量三聚氰胺。

(作者為國家實驗室化工技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