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追隨港澳 邁向統一

◎ 王丹

臺灣政權再次輪替以後,兩岸關係的走向,主動權應當說是在臺灣的領導人馬英九手裏。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事實很清楚,中共方面對於兩岸關係有很清楚的底線,就是不能搞兩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馬英九接受墨西哥太陽報系董事長瓦斯蓋玆的專訪,在談到兩岸關係的時候,馬英九明確放棄了李登輝提出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路線,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說法︱「大陸與臺灣之間的特殊關係」;而這個特殊關係的前提,就是大陸與臺灣「不是兩個中國」「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段論述值得外界高度關注,因為這是馬英九上臺以後,第一次明確就兩岸關係提出新的論述,我們有理由認為在已經沒有了競選壓力的前提下,這纔是馬英九對於兩岸關係的真實構想。

表面上看,這個構想的主軸是所謂「特殊關係」,但是特殊關係的含意到底是什麼,到底如何體現特殊,馬英九並沒有給出很具體的答案,所以它是一個很虛幻的概念。在這個概念的包裝下,馬英九真正想提出的最新的論述,就是「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顯然是邁向兩岸統一的重要一步。因為兩岸關係,既然不是兩國,那麼必然是一國,否則你就要解釋「既不是兩國,也不是一國」這樣的一種怪誕的模式。事實上馬英九也無法給出這樣的解釋,因此他只能用一個很含糊的「特殊關係」來解釋,這顯然是不想觸動臺灣本土力量反彈的策略性說法。他的真實想法,應當就是向統一的方向發展。

兩岸之間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應當被視為是臺灣方面在兩岸關係上作出的重大調整,而這個調整的方向,隱約可以看出統一的輪廓。畢竟「特殊關係」這樣的提法,是可以找到與中共現有的憲法體制相容的空間的。香港和澳門,適用的就是特別行政區的方式,這種方式,其實也是港澳與大陸之間的「特殊關係」的表現,否則就沒有必要設立「特別」行政區了。馬英九現在提出兩岸關係可以按照「特殊方式」來處理,是否表明他最終願意接受港澳模式的安排,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放棄兩國論,是朝統一的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這點是不容置疑的。(作者為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評論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