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基興
府院戮力消減美國關稅壓力,但在貿易障礙方面,忘了正確回應。
上月底,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二○二五年各國貿易評估報告」,指控我國,例如在海關壁壘方面,我國要求玉米和黃豆等基因改造和非基因改造原料,列入不同關稅類別。但基改與非基改一樣安全,分徵關稅無科學依據。在農業生技,我國二○一五年十二月起禁止在基改食品進入校園,也缺科學根據。
我國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回應,認為維護國民健康會貿易管制,有關美方的意見,各主管機關均會以專業的態度,與美方持續溝通。
回首前塵,二○○二年,我國制定《學校衛生法》。二○一四年,民團「校園午餐搞非基」施壓立委修改《學校衛生法》。結果,二○一五年修法禁止學校供應膳食使用含基改食材及其初級加工品,因此,基改食品全面退出學校營養午餐與其他食品。檢視《立法院公報》,可知立委誤解而修法,例如,基改黃豆就是「飼料黃豆」而有害學子健康,但在二○一八年,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澄清:進口大豆並無區分人類食用或動物飼料。農委會也回應,進口大豆在國際間均無區分人類食用或動物食用。至於安全性,世界衛生組織與英美等先進國家的國家科學院,均聲明批核上市的基改食品安全。
修法後,教育部估算學生營養午餐每餐成本增約五元,全國增廿六億元,其中補助弱勢生增二億多元。〈監察院調查報告〉也同樣聲明。其次,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的年度「各國貿易障礙評估報告」,開始點名台灣基改食材禁止進入政策,缺乏科學根據而為技術性貿易障礙項目;至今已連續十年。
其實,基改食品和其他育種方式食品一樣安全,甚至更安全,因基因工程讓作物自保而少黴菌污染,又必經安檢。我國早該刪除錯誤的《學校衛生法》修法,除了導正國人的認知,也避免美國指控貿易障礙,一舉兩得。
(作者是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