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俊瑋
民主制度賦予立法院預算審查的權力,目的是制衡行政權並保障公共資源的合理分配。然而,當這項權力被某些法委濫用,成為惡意杯葛的手段,不僅無助於國家進步,還可能讓政府空轉,人民利益受損。台美都曾面臨問題,背後原因多與政黨對立、意識形態操弄及對公共利益的漠視有關。
預算審查應是基於理性、專業的過程,但在許多案例中,代議士若為黨派利益或個人政治目的,利用這項權力杯葛預算,將導致國家治理陷入僵局。
如美國的多次政府「關門事件」,如二○一三年因《平價醫療法案》爭議,導致數十萬公務員停薪,民眾生活與國家信用受到嚴重影響。
這些行為本質上是以民眾利益為代價,作為政治籌碼,最終並未改善政策,徒讓政府運作停擺,凸顯破壞性。
惡意杯葛預算會對國家運作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首先,直接損害公共服務的正常運行,像醫療、教育或國防建設等依賴政府資金支持的項目可能停滯,導致基礎設施無法更新、醫療資源短缺,甚至危及基本的安全保障。其次,預算延宕或削減會使重大建設計劃無法按時推進,例如高鐵或科技產業園區的發展可能被延誤,從而削弱台灣的經濟增長與國際競爭力。
此外,當預算審查淪為政黨鬥爭的工具時,民眾對政府和立法院的信任度勢必下降,進一步削弱民主制度的基礎。在國際層面,可能會讓外國質疑台灣的穩定性與治理能力,特別是在國防與外交預算上,對國際合作和國家形象造成傷害。
美國的多次政府關門事件證明,惡意杯葛可能帶來短期政治利益,但長遠來看會嚴重損害議員與政黨的形象。例如,一九九五至一九九六年的關門事件中,共和黨雖試圖以此迫使政府削減社會福利,但最終不僅未達成目標,還在隨後選舉失利,反映出民眾對這類不負責任行為的容忍度是有限的。
預算審查的核心應該是促進資源分配公平,而不是阻撓政府運作的武器。面對惡意杯葛行為,國民應積極參與,用選票支持更具責任感的候選人,讓重視公共利益的政治人物進入立法院。同時,我們也應發聲,要求更加透明和公平的預算審查機制,讓這項權力回歸初衷,真正服務於公共利益。當立法院以民眾福祉為核心時,民主才能真正落實,而不是成為政黨鬥爭的犧牲品。
(作者為皮膚科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