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肺鱗癌預後停滯已近30年

◎ 蔡俊明

癌症治療議題因商保爭議而躍上媒體版面,健保給付限制、癌友治療困境頓時成熱門話題,朝野總統參選人均表達革新癌症治療的正面態度,有好藥就應優先給癌友治療、加速新藥給付、確保癌友能用到救命藥等。對國人威脅最大的癌症莫過於肺癌,已連續十九年為頭號腫瘤奪命殺手,特別是非小細胞肺癌。健保花很多資源引進標靶治療,造福適用標靶藥物的肺腺癌患者;唯獨肺鱗癌,即使有免疫藥物問世,但健保提供的第一線治療仍以傳統化療為主,這群患者的預後已停滯近卅年,沒有明顯改善。

肺癌也是全球癌症死亡人數排名第一的癌別,治療進展可分三個階段:在二○○○年以前,晚期肺癌治療主要是化療,中位數存活期最長約十二個月;二○○四年健保給付第一代EGFR標靶藥物開始,進入標靶治療的時代。新藥一代接一代推出,晚期肺腺癌的中位數存活期大幅延長至卅六個月以上;直到二○一七年,肺癌邁入嶄新的免疫藥物治療時代,為不適用標靶藥物、第一線仍停留在廿多前年傳統化療的晚期肺癌,包括肺鱗癌患者帶來一線曙光。相較於傳統化療,第一線如使用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的中位數存活期也會改善很多。

肺腺癌是肺癌中佔比最高的型別,孫越、鳳飛飛和舞蹈家羅曼菲都是肺腺癌患者,健保投入大量資源引進肺腺癌的標靶藥物,改善療效,但同為肺癌的肺鱗癌,治療命運卻大不同,因缺乏標靶治療所需的腫瘤基因突變,因此沒有適用的標靶藥物。近卅年來,晚期肺鱗癌的第一線治療停滯在傳統化療,就像肺癌治療列車上被遺棄的「孤兒」,一半活不過一年。

免疫藥物問世後,提供治療新武器,一年存活率可增加三分之二,中位生存期增加至近一年半。不論是國際治療指引或國內晚期肺癌藥物治療共識,第一線首選治療都是免疫藥物單用或合併化療。

目前健保僅給付免疫藥物單用,且患者須符合PD-L1高表現量的條件才能用藥,門檻非常高,多數患者很難用到健保給付的免疫藥物。晚期肺鱗癌第一線治療若不能用免疫治療,只能停留在傳統化療,成為數十年來唯一在預後上沒有改善的肺癌型別。

肺癌是政府重點防治的癌別,健保治療的確在標靶藥物上精進很多,但晚期肺鱗癌卻一直停滯在傳統化療,這群病人不是沒有創新治療可用,「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已是國際治療指引的第一線首選治療,日、韓和香港的公費保險都已給付,東亞鄰國中僅剩台灣的健保尚未跟上國際標準治療,應加緊趕上。

(作者是醫學中心胸腔腫瘤科前主任教授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