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青年時評) 留下蔣銅像 罩上牢籠

◎ 劉哲瑋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公布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不只國內民眾熱烈討論,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小笠原欣幸也在昨日投書「蔣介石銅像移除問題」,主張「維持巨大銅像以及炫耀的三軍儀隊儀式,留下那個年代的原味,對海外的旅客而言,會提供非常好的民主教育機會」。

筆者想重申,中正紀念堂的興築完全基於威權崇拜,像是地點選在首都市中心,特別在蔣中正誕辰紀念日當天破土,堂體內放置碩大的銅像,堂體階梯八十九階也跟蔣中正享壽八十九歲一致,「丹陛」更是傳統中國宮殿或廟堂使用,園區大道的空間佈局引導使用者仰望…,這些都是崇拜威權的象徵,予以適當修正,完全符合促轉會執行轉型正義的法定職責,筆者不認為有任何不妥之處。

然而破除威權象徵,廢除銅像不是唯一做法。跳脫拆或不拆,我們應該想著如何達成「空間解嚴」,讓大家記得威權對台灣的迫害,又能展現台灣人對轉型正義的實踐,如何融合兩點?筆者有些個人看法。

例如,整個園區的佈局,是透過大道引導使用者「仰望」。我們何不將園區大道開放民眾命名(像是命名為民主大道或人權大道),一方面由下而上擴大民眾參與、增加轉型正義正當性,另一方面透過改變命名,重塑建築象徵。

同樣的,禮堂內巨大的蔣中正銅像,也能考慮在外加上一個牢籠,象徵台灣人將威權統治者「關起來」,就可避免被誤解成台灣人在紀念蔣中正。同樣的,三軍儀隊也能改在園區牌匾「自由廣場」下進行,讓三軍儀隊從守衛威權統治者變成民主的捍衛者。

還有務必在園區明顯處立牌講解園區誕生與威權之關聯、轉型正義過程等等,讓一代又一代的台灣人以及外國觀光客了解台灣人如何努力封印威權、告別威權,達成記取歷史教訓的效果。

最後,還要設法避免政黨輪替後威權復辟,像是過去扁政府曾將中正紀念堂更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結果馬政府上台後就隨即復名中正紀念堂。因此應該以擴大民眾參與,來壓制復辟幽靈的蠢動。

(作者為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