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禁止廚餘直接養豬 非禁止飼料利用

◎ 陳文卿

非洲豬瘟來勢洶洶,農委會下令自九月一日起全國「暫停」廚餘養豬一個月。可是依照各地層陸續查獲有民眾從國外私下帶進來的肉品,被驗出有非洲豬瘟病毒的情形來看,一個月之後要解禁恐怕不樂觀。而為了消化這些原本供養豬再利用,包括家戶與餐廳在內,每天高達一千多噸的廚餘,環保署雖緊急啟用各種設施來處理,也顯得十分吃力。因此,對於廚餘養豬這條路未來將如何走,必須有長遠妥善規劃。

許多動物防疫的專家大聲疾呼,廚餘養豬是落伍行為,應該藉此機會完全禁止。可是如果從推動循環經濟,且國內的飼料原料大都要靠進口角度來看,白白將含豐富有機資源的廚餘送去焚化廠燒掉,再去進口飼料是很不划算的。因此仍應設法將廚餘裡的有機資源回收,再利用作為動物飼料。

因此,為了衛生環保和防疫要求,應該做的是禁止廚餘直接養豬,但可以拿廚餘回收間接作為飼料原料。我們可以利用嚴謹的化工程序,將廚餘中的蛋白質、脂肪、粗纖維等取出來,提供給飼料工廠作為生產飼料的中間原料,經調配後依禽、畜或水產養殖需求,補充不足的營養成分,即可轉換成高經濟價值飼料,而減少進口需求。

或者是將液態廚餘集中高溫蒸煮滅菌,再利用生物酵素做成發酵液體飼料,可增加廚餘中的營養價值。不僅毫無感染疑慮,且大大提高附加價值,達到環境衛生、資源永續、畜產經營三贏目標,日本有十分成熟的實例,可資借鏡。

國內行之有年的傳統廚餘養豬,固然有其降低飼養成本的經濟效益,無可諱言的是收集與蒸煮過程,湯湯水水的「ㄆㄨㄣ」往往產生惡臭且有汙染地面情形。由國際趨勢來看,雖然廚餘、食品廢棄物作為飼料再利用情況普遍,但卻少有像台灣這樣「溼式飼養」情形。因此,廚餘飼料化的精進,應是未來值得推動的一條路。而依權責而言,不宜由環保機關來推動,因為動物飼養是農委會專業。環保機關雖職司廚餘、各種有機廢棄物的清運收集,但再利用對象若為畜牧業者,當然應該請最了解業者需求的農政機關來統籌推動。

(作者是台灣資源再生協會常務理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