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疫苗施打不同於恩慈療法

◎ 林進嘉

戴正德教授是醫學倫理的前輩,也素為筆者所敬仰。惟,戴教授十三日在貴刊投書「緊急事件的恩慈療法」,籲將高端疫苗視為恩慈療法來了解,個人認為有商榷的地方。

首先,正如戴文所說,「恩慈療法,是當所有醫療方法皆無效,病人命危,但剛好有治療該病疾之藥物正進行人體試驗,雖還沒完成,也未能確定其有效性,但有所助益,為了救命」。沒錯,這是為了「治療、救命」的不得已措施,跟疫苗施打是為「預防疾病」完全不同;且台灣疫情狀況跟「命危的緊急情況」也很難比照。

其次,恩慈療法是「醫師⋯必須先向醫院之人體試驗委員會申請,通過後再送衛生主管單位審查認可批准,才能進行。原則上,恩慈療法只針對單一或少數病人,不能普遍使用」。而目前的高端疫苗,卻由政府主導推動,且即將施打在數十萬、數百萬的國人身上。

第三,恩慈療法的藥物,除了被緊急使用在少數病人身上外,同時也會進行正規的三期試驗。但高端宣稱將在巴拉圭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卻是採用「免疫橋接設計」,並不是直接比較疫苗保護力的臨床設計。

事實上,高端疫苗的爭議並非沒有解方。陳培哲院士曾提出「擴大可近性方案」(expanded access),這是美國FDA和世衛組織准許的方式,伊波拉疫情期間曾經以這種方式在非洲施打。即,施打前充分告知民眾,目前該疫苗的狀態(已進行二期、未進入三期,無實際臨床保護力數字),願施打者簽署同意書,而緊急使用。一方面也持續做第三期,直到期中分析有效安全,才給予緊急授權。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台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