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推翻首戰即終戰的謬論

◎ 林進

前總統馬英九發表「首戰即終戰」的謬論,除了一貫的販賣恐懼、再次彰顯他的無知外,也傳達錯誤且危險的訊號。

首先,「首戰即決戰」或是更絕的「首戰即終戰」,是解放軍的作戰想定與目標,而不是能力;就如同記者採訪職業球員時,問到「本季有什麼目標」,球員總是千篇一律的回答「幫助球隊獲得總冠軍」,但是真正達成目標的球員少之又少一樣。這就是期望目標與現實能力的差別。

如同獲得總冠軍一樣,「速戰速決」幾乎是所有現代軍隊的目標,解放軍會有如此的作戰目標並不特別,現代戰爭是人類行為中最昂貴複雜的一項活動,很少有國家希望長時間維持戰爭狀態。大多數預期的台海作戰想定會是一場高強度、短時間的戰爭,解放軍會想辦法在有限時間內投入軍事資源攻擊,希望在美軍干涉前實質佔領台灣;反過來,若是進攻兵力遭受重挫、短時間內也難以重整進攻所需的資源,進行第二波攻擊,就是一場高風險、高不確定性的戰爭。而馬與蘇起的發言都是昧於現實的個人想法。

當然這不代表台灣沒有可以進一步提升解放軍動武成本與不確定性的方式,例如依據國際關係的現實理論,美軍介入與否取決於介入成本與對美國的利益,因此降低美軍的介入成本與提升台灣對美國利益的重要性會是提升美軍介入的方式。在降低美軍介入成本上,台灣應該制定反「反介入」的作戰方針,透過打擊解放軍的觀測指管系統與載台、癱瘓海空軍基地、直接獵殺敵機艦等方式,創造有利於美軍介入的環境。

達到這些目標必須仰賴對地打擊能力,台灣應該加強對於此類系統的投資,特別是短程彈道飛彈與匿蹤巡弋飛彈,延伸戰線至中國本土目標,製造敵方防守壓力,增加投入於防衛系統的成本,達到分散敵方國防資源的目的。

最後,共產黨與中國,乃至於共產黨中不同派別間存在的利益不一致,需要在戰略設計上確保沒有一方能從戰爭的負合賽局中取得好處。包含透過潛艦進行攻勢佈雷等方式癱瘓對方基本經濟運作,作為經濟上的互相毀滅保證。

過去國防策略受限於國際現實以及構想,主要集中於守勢,隨著國際情勢變遷與科技發展,未來應該跳脫過時的防衛思維,建構現代化的攻守一體戰力,以攻勢防禦取代過去的守勢防禦。

(作者為軍事迷,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