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社論》「六四」對世人的啟示

明天是中國天安門事件三十週年。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戒嚴下的北京一片淒風苦雨,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學生、工人開槍,甚至以坦克輾過,造成重大傷亡,是號稱人民軍隊的解放軍第一次對和平抗議的人民進行大屠殺。「人民共和國」不屬於人民,而是掌握在一小撮中共領導階層的事實,終於暴露無遺。

度過危機後,中共在中國憲法上的領導地位更不容挑戰,至習近平等紅二代掌權,監控維穩系統日益完備,加上廢除國家領導人任期制,標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個紅色帝國正在崛起,對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與市場經濟形成嚴重的威脅。

六四民運可說是中國發展路徑的一大轉折。中共建政之後,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社會主義與修正主義、走資派之間的不斷革命,以及毛澤東的世界革命路線主宰了中國發展的總路線。此一路線的特色是政治掛帥,相信主觀、精神的效用,否定客觀規律,標榜「人定勝天」、「愚公移山」,因此大搞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意圖「超英趕美」及推翻資本主義世界,結果卻讓國家倒退,造成大饑荒及無窮的鬥爭,幾千萬人死亡的悲劇。這階段的中國充滿了侵略性,內鬥不斷,但因經濟落後,國力貧乏,對全球甚至台灣的威脅,仍然是文攻大於武嚇。而當時的中國以第三世界領頭人自居,倒也符合其實際的國力。

毛時代結束後,務實派的鄧小平復出,開始冷卻狂熱的意識形態之爭,提出「四個現代化」走上改革開放之路,對外以韜光養晦的姿態隱藏稱霸野心,對內則設置經濟特區,吸引外國資金、人才、技術的進入。但這些「開放改革」政策均被冠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名,避免蒙受背叛共產主義的罪名。實質上,鄧小平實施的是國家資本主義,由中共操控全局,替代市場機制,主導產業發展與資源分配,以及設置種種非關稅壁壘,防止外來的競爭,以促進本國經濟的成長。易言之,鄧氏改革並非「摸著石頭過河」,而是有計畫地以國家隊的力量對抗國外的民間企業,有效推動了中國的經濟發展。

平心而論,鄧小平作為總設計師展開的改革開放,因為中國發展仍處於低度發展基期,因此稍有誘因投入,即可獲得驚人成效,中國走上了經濟起飛的跑道。此時,對深信經濟成長必可帶來民主改革的美國親中派而言,中國朝向民主的和平演變似乎就在眼前;另一方面,中國內部也因經濟成長造成的分配問題、與外界接觸引發對民主的嚮往,以及黨內溫和派等因素,匯聚出改革的浪潮。天安門事件的引爆,是民眾哀悼遭罷黜的改革派總書記胡耀邦過世,歷史背景則是鄧氏改革十年所累積的動能。可惜,這場和平抗議事件並未成功,反遭鄧氏政權殘酷鎮壓,中國民主之路尚未展開即被阻斷。而「六四」在三十年後,不僅未能平反,去掉反革命動亂的標籤,還其改革色彩之公道 ,甚且在網路上成為中共全面封鎖的敏感字眼,似乎已成為中國歷史上一道看不見的傷痕。

六四之重大影響,更在於對掌控權力失去安全感的中共領導人,因此更加專制獨裁,全面箝制緊縮人民的生活空間,使中國變成一個大牢籠。此外,中共雖然成功鎮壓六四學運,卻已徹底了解共產主義、階級鬥爭不再有吸引力,因此打著洗雪百年國恥的旗幟,改而販售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喚起中國民眾內心的仇外情緒,並以經濟成長為另一根支柱,構成穩固政權的兩大支柱,打造一種紅色新極權主義。易言之,「六四」至今,外界對中國民主改革、和平演變的期待徹底落空了,中國不但沒有成為民主國家,反而露出爭奪霸權的野心,挑戰民主與市場經濟,成為當前國際秩序與和平的最大敵人。

如今,六四似乎花果凋零,中國民運鬥士大多流亡國外,卻依然以無比的道德勇氣與堅持,對抗這個史上最大、最殘暴的紅色帝國。更重要的是,這一役不僅是中國的民主之戰,更是全球的文明之戰;如果不能認清中共反民主、反人權的本質,人類所珍視的普世價值與民主自由恐怕將會面臨崩毀的危機。這是六四對世人最好的啟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