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自由廣場》〈從聖嚴法師拒絕換腎談起〉與心理戰

2018/10/15 06:00

◎ 雲程

日前拙作〈從聖嚴法師拒絕換腎談起〉在網路版上被熱議。原本是言論自由的美事,但因部分留言扭曲原意,反而成為少數人的輿論操弄。

拙作並不否定體外循環技術、機器,也接受醫者為救人、保護自己病人的心切下,發展出用在「捐贈者」以保鮮器官的「技術成就」;命題重點在「倫理」:中立的技術被惡用為「反人道行為」後,發明者是否至少該表現如愛因斯坦般的「道德勇氣」—雖曾致函羅斯福總統發展核彈,卻在親見其大規模殺傷力後公開表達後悔。

只要比對器官移植大國在一定年度器官移植數量,與死刑犯甚至加上捐贈者間巨大的差距,必然會懷疑該國器官移植來源不單純,進而揭露與譴責此等邪惡國家。若反而自命不凡的輕蔑內科醫學出身的首長,還否定認識出版過九本書的他院心臟外科傑出醫師;期待此人擁有愛因斯坦般道德勇氣,恐過於抬舉。

遺憾的是,網路留言多迴避器捐灰色地帶、醫者良知衝突,或他國反人道罪行等複雜議題;反而將作者對聖嚴法師拒絕接受器捐的尊敬,扭曲為污衊法師,然後據以攻擊。即便經網友提醒依然如故—留言者顯然意在造謠,而非誤解。

冷靜觀察造謠者行為模式:無中生有(或些微改變)文章焦點↓挑起讀者情緒↓阻礙理性討論的可能。理智一旦讓步,就隱藏了最該被討論的事物與國家,更豁免了特定對象的道德責任。進一步的,造謠者還將道德責任加諸於他人,企圖製造寒蟬效應。

這是非常精準的訊息操控,造謠者所展現的,是具體而微的「心理戰」—有計畫的傳達訊息,以影響訊息接收者的情緒、動機、客觀推論,最終改變其行為。

與各國一樣,台灣近幾年似乎處在一種以社群媒體為驅動緩慢、溫和的「類阿拉伯之春」狀態中,漸變的結果在一次次選舉日揭曉。大家若僅認知到粉絲、假新聞,可能太小看心理戰的威力了。

心理戰一點都不新,傳統的宣傳戰便是。但在網路、社群媒體與大數據幫助下,心理戰更加細緻、精準投放。民主失靈,年輕人期待救世主,更易落入心理學的「印記效應」(Imprinting),而被改變終生價值。

(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http://hoonting.blogspot.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