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在約克大學過年

■ 楊景卉

這幾天逢農曆新年,筆者在英國唸書,都跟朋友同學們說,我們過的是「Lunar New Year」(農曆新年),而不會用「Chinese New Year」。明確一點說,華人不一定來自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美國、台灣等等各地都有華人(不管早期或晚期)移民。但對於一般歐洲人或美洲人,這個用詞或許只會像是Republic of China跟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一樣,讓不了解的人看得霧煞煞吧?

前幾天約克大學台灣同學會的新年晚會,牆壁上貼著台灣國旗,上面有斗大的TAIWAN字樣,主辦單位是台灣同學會。跟各國朋友聊天過程,他們都會用Taiwanese作為形容詞來稱呼我們提供的食物、音樂、紅包等。別人都幫我們正名了,何必再用Chinese來混淆呢?

不過倒是有個感觸,雖然在國外還是有些台灣人會用中國人、華人(Chinese)稱呼自己、表演的音樂中也不乏中國傳統樂器、歌唱比賽唱的不乏香港歌手的流行歌、吃的食物也包括炒寧波年糕、紅燒獅子頭等中華料理,那是因為中國文化已經是台灣文化的一部份了。我們必須思考的是,台灣的文化多元性究竟有沒有被平等且完整呈現出來?

譬如說,新年晚會本來想要來一段台灣原住民舞蹈,但是很可惜(也很不可思議)的,駐英辦事處竟沒一套完整的原住民服飾,供留學生作為文化交流、宣傳之用。

「正名運動」從來就不等於去中國化,中國文化是台灣文化的一部份。正名的真正含意,一方面在於呈現事實,另方面,在於呈現台灣的多元文化,而非只是由「中國」或「中華」來代表台灣。

(作者為英國約克大學政治所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