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從「三民鄉」談台灣正名

◎ 陳嘉霖

世界大學運動會,再度掀起台灣正名的話題,近日來公民團體舉辦的台灣正名運動也有亮眼的表現。不過在泛獨派之中,對台灣正名有著兩種不同觀點,其中一方認為,台灣需要的是徹底的獨立建國,而正名運動僅只是將中華民國換成台灣,很容易落入「換湯不換藥」的陷阱。本文認為,這樣的觀點只看到表層,應把國家正名運動置入整個社會文化的「解構再建構」的脈絡之中,才能有比較完整的認識。

正名,是拒絕被命名,而後找回主體性的過程,正名從來都不只是換個名稱。殖民者透過命名,解構被殖民者的社會,然後重新建構為有利於殖民者政治權力的社會結構。台灣過去百年來就經歷這樣的歷程,尤其是中華民國政權來到台灣之後,摧毀台灣的多元社會結構與族群認同,建立單一的中華民族想像,打造虛假的中國認同情節。今天的各種正名運動,包含族群、土地及國家正名等,就是要擺脫中華民族框架,恢復台灣原有的多元認同結構。

「命名」成為殖民者對於意識形態的控制和同化政策的工具,典型的例子比如現在的那瑪夏區,早年被中華民國政府命名為「三民鄉」,其中三個村分別為「民族」、「民權」與「民生」村。二○○七年才根據當地傳說中的人物「那瑪夏」(音譯)為鄉名,而三個村也分別正名為南沙魯、瑪雅、達卡努瓦。

類似那瑪夏鄉的正名運動,絕不只是改個名稱而已,正名的內涵包含對於祖先軌跡的追尋、歷史記憶、人與土地依附關係的建立等等,微觀層面也包含個人內在的心理秩序與倫理價值,根本上是找尋「我是誰」以及「我們是誰」的文化工作。這樣的正名運動,不論是在哪個族群的社群,過去廿年來都有許多的例子。

綜上,台灣正名運動是一項「基進的(radical )」正名運動,是從根本社會結構的顛覆做起,扎根地方認同與族群認同,最後國家認同的水到渠成。從在地正名到國家正名,不同的公民力量正逐漸展現,這是社會文化解構再建構的歷程,都是解構殖民社會的一環。不僅可相互呼應,待上、下政治網絡接軌的一天到來,更是台灣追求自主性的最重要力量,也是國家正常化或是獨立建國的土壤。

(作者為台聯政策部主任、台灣正名行動小組成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