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執政半年,許多施政,立意本良善,一旦上路,舉步卻維艱,負評排山倒海,好心卻沒好報,何故?
就算都是人民誤會吧,但一再造成誤會,難道不是官員的錯?
勤政著稱的雍正曾批:「治天下惟以用人為本,其餘皆枝葉事耳。」又說:「帝王治天下…,任用得人,何患財之不理,事之不辦乎?」
倘若用對官員,新政府怎會做到流汗卻被嫌到流涎?
所用官員,成不了事,甚至會壞了好事,有三種可能:一,這人不是人才。二,雖是人才,但無法發揮所長。三,別處另有人才,但沒被納進來。
第一項是識人不明、所用非人。第二項是位置錯擺,糟蹋人才。第三項是有才而不用,存有分別心。
用人之成敗,不繫於「人」,而繫於「用」。必先有善用人者,而後有可用之才。
「用」字,始於「朋」,遂於「用」,而終於「甩」。
兩個身軀,並立是「朋」,並肩是「用」,合作無間,必起作用;倘若沒作用、不堪用,就應大筆一揮,「甩」了,清出位子讓別人發揮。
大臣鄂爾泰奏覆雍正說︰「設官分職,原以濟事…,但能濟事,俱屬可用,雖小人亦當惜之,教之。但不能濟事,俱屬無用,即善人亦當移之,置之。」
新政府用人,但問官員是否濟事;濟事者用之,不濟事者移之,管它小人或善人,管它用了一天或半年。
公務員等因奉此,畏難苟安,坐廢濯磨之志。
但首長若有膽識,肯擔當,公務員遇明主也能有所作為,屏東、北縣、宜蘭、台南、高雄,綠營早有典範。
所謂兵隨將轉,由獅子領導,懦弱綿羊也能勇猛;反之亦然。
二戰德國名將隆美爾,由他親自帶兵所起的作用,被評估相當於增加一個師的兵力。
西漢名將韓信也是「將兵之才」,他的主子劉邦則是「將將之才」:韓信擅帶兵,劉邦擅帶將。
治國成敗,關鍵在用人。國家用良將,元首能將將,何愁國之不治?
(莊榮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