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跑
住在台南永康社區大樓林立的住宅區,舊大樓居多的緣故,沒有任何的實體人行道,行人走在柏油路上,跟車子爭道,想好好散個步,也只能前後走,因為併排會影響汽車行進,機車汽車腳踏車混在一起,肉體和鈑金赤裸裸交錯,行人每次出門都應該先簽個生死狀,不然很輕易地就會被車子吃掉了,大家對這一切卻好像習以為常一樣。
明明住在學區,沒人敢讓小孩走路去上學,因為交通實在太危險,老人緩緩走在路邊,因為他們也不知道哪裡可以走,輪椅不敢出門,每次出門都像冒險,騎樓呢?高高低低像障礙跑道,平整的大部分是停車場,做吃的會把爐子設在外面,變身廚房,賣衣服的多了一個展示間,五金百貨有效利用塞滿滿,飲料店當然要往外擺,機車行會把騎樓當展示廳排滿車,或乾脆當延伸的修車間,其他住戶則直接做牆面隔開,騎樓就成了玄關。
然後因為騎樓被充分利用了,於是招牌只好再往外放,放個磚頭不要動,放個盆栽,擺更多的機車,反正只要不擺到柏油路就fine,於是最後一段灰色的水溝蓋路也不能走了。大家一起在柏油路散步,推輪椅,推娃娃車,然後一堆人叭叭叭,一切是如此悠活而美好。台南日常真是充滿人情味的城市啊。
交通是弱肉強食,大車吃小車,車再吃行人,雖然行人位於這個食物鏈的底端,但我們的交通觀念並不打算保護最弱勢的族群,大家為了不想成為底層,只好想辦法換車,越多的車,就需要越多的車用道路,越多的道路,就持續擠壓行人,到最後,大家好像都忘了,我們每個人都會是行人。
但還好附近的社區大樓,都有完整的騎樓,我常想,如果規劃實體人行道已經是不可能實現的事,那有沒有可能,社區大樓的住戶或店家,能否願意釋出騎樓的一部分,不要隔間,不要堆放雜物,不要弄成餐廳廚房,不要特立獨行跟鄰居高高低低,讓他成為一條可以暢行的走道,一條不必跟汽機車爭道,不必擔心被撞,可以安全走路的地方。
改變很難,而且漫長,但從自身開始,然後鄰居,然後大家,那麼路(真正意義上的)就會慢慢的展開來了。讓騎樓不再只是私人空間,而是能服務更多人的存在。
試著去想像,住宅區是一個個可以暢行無阻,放心走路的大樓,人們可以悠閒地牽手,父母可以推著嬰兒車不用被按喇叭,學生可以繞過一個個社區,自行走路去上學,老人可以慢慢地走,輪椅可以外出,也許有天我們或身邊的人也會老,也需要一個安全走路的地方,一個不用再跟汽機車爭道的地方。
讓大家都能去思考,我們都曾經是行人,也一直都是行人,為什麼不給自己一個能好好、放心走路的地方呢。
(製造業)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