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梭
籌備拍攝逾七年半的傳記改編電影《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描述美國馬戲團始祖PT.巴納姆如何自幼時貧困環境之中成長,躋身紐約百老匯娛樂大亨的歷程。電影聲光效果炫目,演員們唱跳俱佳;權貴階級殊異造成的蔑視與瘡疤,紙醉金迷如何遮蔽初衷。
《大娛樂家》一如片名破題,沒有要傳達什麼艱深省思,熱鬧歌舞之餘提點人們成功不要忘了誰曾經休戚與共,告訴你陪伴家人的重要性。
不論電影裡的巴納姆是否被重塑形象與帥氣化,都無損他在美國娛樂史實上的份量。
「每秒都有個傻瓜出現(There's a sucker born every minute)」
這句名言雖然沒有證據確定是從巴納姆口中說出,但是巴納姆抓準消費民眾心態的作為卻堪為現代廣告行銷濫觴。巴納姆的名言還有:
「最能吸引人潮的莫過於人潮(Nothing draws a crowd like a crowd)」
這句話也一樣出現於電影台詞。他留下許多值得深思琢磨的字句,也因而有款經典調酒為此命名:「巴納姆是對的(Barnum Was Right)」。
近代英國調酒作家西蒙.迪佛德(Simon Difford)推論這款調酒興起於1930年代,而 1941年出版的《Crosby Gaige's Cocktail Guide and Ladies' Companion》則是目前所知最早紀錄「巴納姆是對的」調酒酒譜:20毫升琴酒(Gin)與10毫升杏桃白蘭地(Apricot Brandy )、少量萊姆汁或檸檬汁、一點安格仕苦精(Angostura Bitter),加入冰塊搖製,濾冰裝盛於雞尾酒杯內。
雞尾酒博士泰德.黑格(Ted Haigh)於2004年初版的《Vintage Spirits & Forgotten Cocktails》描述這款調酒近似於「霈古俱樂部(Pegu Club)」變化版本,將霈古俱樂部酒譜中使用的橙酒改為杏桃白蘭地(泰德建議使用Marie Brizard Apry),稍加調整酸度。喝起來像是酸甜的液態果凍,帶著絲毫丁香與肉荳蔻等辛香味尾韻;是少數經典調酒之中原始酒譜口感貼近現代人喜好的例外。
19世紀中後期,正是巴納姆馬戲團盛況空前的那段日子,紐約曼哈頓中心一處充斥著強盜、謀殺、警察貪汙,龍蛇混雜的區域,被稱為「牛柳區(Tenderloin)」;這個地方俱樂部、酒吧、風化場所林立,卻也孕育出美國調酒文化。美國調酒元老-傑瑞.湯瑪斯(Jerry Thomas)於1851年旅行回東岸後,在巴納姆蒐羅怪異展品的「美國博物館(American Museum)」旁開設他第一間沙龍酒吧;雖然現已歇業,但是曾經是紐約客牛排創始與指標的 戴爾莫尼科餐廳(Delmonico)也座落於此,甚至還有其專屬經典調酒「戴爾莫尼科( Delmonico)」。這個地方也被稱作「撒旦馬戲團(Satan's Circus)」。
2013年五月,在曼哈頓舊時撒旦馬戲團鄰近的NoMad旅館酒吧,吧台經理李奧.羅比切克( Leo Robitschek)以這段淵源發想了同名調酒「撒旦馬戲團(Satan's Circus)」:使用60毫 升裸麥威士忌(Rye Whiskey),各22毫升泰國辣椒艾普羅藥草酒(Thai Bird Chile-infused Aperol)、希琳櫻桃酒(Cherry Heering)、新鮮檸檬汁,冰鎮搖製後倒入雞尾酒杯中;豐富的草本與酸甜滋味之後是威士忌的醇厚與微辣韻味。
泰國辣椒艾普羅藥草酒作法為:取180毫升艾普羅酒(Aperol),浸泡一根對半切開的泰國辣 椒約十分鐘,之後再稍微加熱五分鐘過濾備用。
電影裡的巴納姆集結被視為異類的奇人,帶他們從奚笑中肯定自身價值;再怎麼不被社會接納,也何必討好全世界歡心,只要有幾個願意知交的好人就足夠。巴納姆是不是對的也不重要,看完《大娛樂家》,又何妨跟好友們舉杯酣唱一夜,做一回替彼此帶來歡笑的藝術家。
(自由評論網提醒您,未成年請勿飲酒,酒後請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