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雀
十九世紀末,墨西哥發展出名為「蘭切拉」(ranchera )的曲種,即「牧場歌舞」之意,以吉他伴奏,可歌可舞。起初,流行於牧場,因而得名,吟唱鄉村壯闊無邊的美景、牛仔馳騁草原的英姿、男女風花雪月的情愛。在墨西哥大革命之後,衍生為愛國流行樂,並加入手風琴、小提琴、小號樂器伴奏,成為最具墨西哥精神的歌舞之一。墨西哥歌手在其歌唱生涯中,幾乎無人不演唱、或不錄製「蘭切拉」歌曲、甚至拍攝與「蘭切拉」風格有關的電影。
另外,從西班牙傳入的「波麗露」(bolero)舞曲,先在古巴受到黑人音樂與「特洛巴」(trova,一種古巴情歌)的濡染,而演變為歌曲,再於十九世紀末傳入墨西哥,在多位墨西哥作曲家的改良下,變身成墨式風情的鄉村歌謠,也因街頭樂團瑪利亞齊(mariachi)的演奏而流行。
在眾多知名的「蘭切拉」及「波麗露」歌手中,有一位十分特別,就是人稱「紅斗篷女士」(la dama del poncho rojo)的「查薇拉.格瓦爾加斯」(Chavela Vargas,1919-2012)。查薇拉乃藝名,原籍是哥斯達黎加,本名很長,為瑪麗亞.伊莎貝.安妮塔.卡門.德赫蘇斯.格瓦爾加斯.利薩諾(María Isabel Anita Carmen de Jesús Vargas Lizano)。查薇拉的童年過得不幸福,父母離異,係由親戚扶養長大,但因疏於照料,而不幸染上小兒麻痺症。不過,她的小兒麻痺症在巫醫的治療下,得以減緩症狀,不僅讓她有了「巫女」的綽號,也叛離天主教而改信原住民宗教。
十四歲時,她決定以演唱為生,並於十七歲赴墨西哥討生活,遠離那個缺乏溫暖的祖國,展開傳奇人生。 查薇拉的個性相當叛逆,散發波希米亞式風情,終日不離煙酒,放浪形骸。早期在墨西哥從事過不少職業,三十歲以後才以歌唱為正職,投入「蘭切拉」及「波麗露」行列,其中「蘭切拉」將她的演唱事業帶至高峰。
「蘭切拉」曲風粗獷豪邁,早期大多由男歌手演唱。查薇拉以極富磁性的嗓音與特立獨行的風格,為「蘭切拉」注入新生命,詮釋歌詞所闡述的痛苦、悲傷、情愫,令聽眾如痴如醉,並隨她的情感起伏而澎湃洶湧。如此深深抓住聽眾的心,而讓她在1950年代聲名大噪。
為了營造出自己的「男子氣概」,查薇拉決定在演唱時換下高跟鞋,改穿斗篷與長褲的中性打扮,好讓她與墨西哥作曲家兼歌手的奧古斯丁.拉剌(Agustín Lara,1897-1970)、或阿根廷的民謠唱作歌手法昆多.卡布拉(Facundo Cabral, 1907-1954)等並駕齊驅。此外,查薇拉從未隱藏自己是女同性戀,與彼時的名女人時而傳出緋聞。據信,在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1932-2011)與第三任丈夫邁克.托德(Michael Todd,1909-1958)的婚禮上,她與艾娃.嘉納(Ava Lavinia Gardner,1922-1990)邂逅,而一度成為親密愛人。
查薇拉有無盡的愛,同時也有無窮的孤寂。她與芙麗達.卡蘿(Frida Kahlo, 1907-1954)及其夫婿里維拉(Diego Rivera,1886-1957)係莫逆之交,並與他們一起生活長達一年之久。芙麗達.卡蘿曾對她說:「我不僅為里維拉而活,也為妳而活。」對查薇拉而言,芙麗達.卡蘿儼然一匹難以馴服的野馬,與她之間有相似之處,兩人惺惺相惜,更發展出情人關係。
查薇拉於1961年推出首張唱片專輯後,演唱事業如日中天,遠赴紐約、巴黎、巴塞隆納等地演唱,卻因酗酒而在1970年代後期隱退演藝圈。酒精幾乎毁了她的事業及人生。她過午才起床,起床後便沉溺於杯中物直到深夜,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長達二十年,至少喝下四萬五千公升的龍舌蘭酒。她常自嘲,身體在酒精的浸淫下狀態相當良好。
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1949-)將查薇拉比擬為法國女歌手愛迪.琵雅芙(Édith Piaf,1915-1963),並邀請查薇拉為他的電影演唱主題曲。查薇拉努力戒酒,並於1991年重返歌唱舞台,爾後更因《揮灑烈愛》(Frida,2002)、《火線交錯》(Babel,2006)等電影而再度走紅。尤其,她為《揮灑烈愛》所演唱的那首〈憂羅娜〉(La Llorona),嗓音渾厚,感情豐富,唱出昔日摯友在暗夜哭泣時的鬱結情緒。
2012年,查薇拉以九十三歲高齡辭世,而那喚醒心靈的嗓音依舊迴響,在拉丁樂壇、女權主義思潮、或LGTB團體,寫下傳奇的一頁。的確,她不僅擄獲男人與女人的心,甚至可說比男人更有氣概,也比女人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