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建發/健行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所發表的《十九大報告》點出了一個關鍵,也就是共產黨在中國的重要性與優越性:「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堅決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
這些文字內容揭示中國共產黨已來到歷史的新高點,而習近平過去五年利用「小組」成功地掌權,弱了領導層其他人的權力,乃至於這次7個常委,連習本人在內,習派就占4席,習近平也站到歷史浪潮的頂端。十九大的落幕也宣告習近平全面掌權的開始,而「習近平思想」寫進黨章,更說顯露他處心積慮走向獨裁的意圖。
然,眼前一個困擾的問題是:一個綜合國力蒸蒸日上、社經體系越來越與國際接軌的大國,其發展方法與出路的選擇,卻不是組織理論上所講的,價值系統應越包容、結構功能應越分化,相反地,他卻選擇集中化與單元化的方向,不是順應潮流,而是逆流而行。這使得報告中所謂的「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間的「有機統一」不可避免地將轉成「對立矛盾」。而矛盾與衝突的結果倘若不是黨壓制人民或人民推翻黨,便可能走向名實分離:表面上說一套、實際上做一套。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舉陳中國所關切的議題包羅萬象,但在輕描淡寫與刻意粉飾下,挑戰與危機的面向都被掩匿了:
(1)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但很清楚地,環顧中國周邊,衝突與矛盾正冉冉而生:同常異夢,中國和朝鮮的矛盾加深;因薩德議題,中韓衝突未消;釣魚台爭議讓中日的疙瘩難除;台海兩國關係日漸冰冷;南海仲裁結果讓中國芒刺在背;中印衝突剛落幕,烽火卻隨時再起;而即便遠在西方的歐盟與英國對中國的經貿入侵已提高警覺,並出爐制裁手段,同時二者已開始轉向對亞太經貿與安全的關注,並與日、印、澳等民主大國結盟,導致中國的不滿與批評。周邊大國顯然都站在中國的對立面,朋友只剩俄羅斯,但中俄間的歷史、社會文化與心理芥蒂,讓中俄關係也充滿變數。
(2)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此說法看似政府與市場兼顧,卻是無法節制政府那隻支配的手慣性地介入市場。既要「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又要「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固有「國(營)進,民(營)退」的沉痾,療癒無望。十九大後,經濟與金融是習近平改革的重中之重,但集黨政軍資源於一身的他卻是個不懂經濟與金融的人,中國經濟想走出惡性循的常態,恐非易事。
(3)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6年北京大學的中國家庭追蹤調查、西南財大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以及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指出,中國真實的基尼係數應在0.52左右;此數字已接近「社會動亂」底線。《2015年中國民生報告》指出,中國的貧富差距現象在世界上最嚴重。貧富懸殊擴大,導致社會兩極分化日益嚴重,群體性事件頻頻爆發。而一般薪水階級,被教育、醫療、房子等大山壓得像奴隸一樣。階級兩極化的態勢越來越明顯。
(4)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但實情卻是:2016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全球空氣質量互動地圖,中國的工業地帶超標嚴重;2017年6月8日《經濟學人》分析,中國至少有 16% 土地受到污染,其中不少是農地;2016年4月18日,國際環保組織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發布《中國城市水藍圖》指出,北京、上海等30個城市水源集水區中,有73%的集水區水質面臨著中度或高度污染。綠色和平組織於6月2日公布水質報告,中國31個省市有14省水質品質堪憂。
(5)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
2016年4月20日,「無國界記者」發表2016年《全球新聞自由指數》報告稱,中國在180個國家中排名第176名,倒數第五。今(2017)年2月22日國際特赦組織發布《2016-2017年度人權報告》指出,2016是中國人權狀況堪憂的一年,也是「滿載苦難與恐懼的一年」;中國大陸的法律、憲政、言論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問題持續走下坡路,鎮壓異見人士的狀況有增無減。 上述所指並中國之全貌,不過是挑選《十九大報告》中的若干項加以檢視罷了。當習近平在大會上躊躇滿志時,相信只能是高興一天,緊接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嚴峻挑戰勢將如潮水般地湧來。但追「毛風」似乎讓他變得自滿而好大喜功。一個近十四億人、新舊問題雜陳的中國本就治理不易,他卻想隻手撐天。強化政治,將弱化「非政治」範疇自主調節與應變能力;強化一黨專制,又讓政治的緊箍咒更難鬆解,解決出路更窄、靈活度更缺。
浪漫的觀念、偉大的創舉,往往帶來更嚴峻的風險。騎在虎背上的習近平看似勇猛威風,卻也命懸危機。
上天待中國人不薄,給中國這麼秀麗的山川、這麼優秀與勤奮的人民、這麼好的發展機遇,但面對快速市場化與全球化,中國共產黨卻倒行逆施,選擇一條與眾不同的路,集權而不放權,收斂而不分散。習近平這一套行得通嗎?中國共產黨究竟還能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