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梭
幾個遲暮之年的英國老人打算到印度養老,幾段故事交織成電影《金盞花大酒店(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詼諧帶有些惆悵,大半輩子為人奔波辛勞,即將盡頭的時候又該如何盤算;不如就把握即刻對酒當歌。電影後半段,彼此情愫暗生的伊芙琳與道格拉斯兩人相擁時被道格拉斯太太撞見,心虛驚慌的伊芙琳推開別人的丈夫,衝到頂樓酒吧拿起友人桌上水杯咕嚕猛灌,說自己沒事只是想喝口水。
瑪琪:「但那是琴湯尼(Gin Tonic,或簡稱G﹠T)。」
伊芙琳:「我現在知道了(覺得有點暈)」
中世紀末期,歐陸民眾把利尿、解熱、治痛風的藥材-杜松子(Juniper)浸泡於烈酒中飲用,稱之為杜松子酒(Jenever、Genever、Peket);13世紀布魯日、16世紀安特衛普以及同期任教於萊登大學的法蘭西斯.西爾維烏斯博士(Dr.Franciscus Sylvius)都留有相關配方遺稿,可見琴酒的悠長歴史其來有自。1575年,荷蘭商賈盧卡斯.伯斯(Lucas Bols)為迎合市場販售而在杜松子酒內添加少量的糖,並於荷蘭斯希丹創立Bols酒廠。現在,歐盟甚至立法限制僅有荷蘭、比利時兩國全境以及德國、法國某些區域所產的杜松子酒才能稱作Genever。
行經荷蘭的英國水手及海軍們將杜松子酒輾轉帶回大不列顛;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時,因為英、荷軍隊上戰場前都會飲用杜松子酒暖身或壯膽,因而別稱「荷蘭的勇氣(Dutch Courage,被喻為借酒壯膽的意思)」。英國人們簡化Genever名稱作Gin,在倫敦一帶的小酒廠用榖類烈酒浸泡杜松子,加入其它香料增加風味,演變至現今熟悉的琴酒。1689年,英皇威廉三世率領信仰新教的英、荷兩國對抗天主教法國,且下令抵制法國葡萄酒及白蘭地;來自荷蘭,與威廉三世系出同源的英式琴酒,因而成為英國人日常飲用烈酒的大宗。十八世紀的倫敦甚至還有民眾過份酗飲琴酒不務正業與黑心劣質琴酒泛濫市面造成民生問題的「琴酒熱(Gin Craze)」,使得政府必須以法令規範酒琴酒蒸餾生產。
歐洲大航海時代把東南亞香料、中國茶葉等異國風土透過各處東印度公司帶到西方,也加進各家酒廠生產的琴酒之中。時至今日,琴酒種類繁眾,有不甜的辛口琴酒(Dry Gin,甜的則稱為Wet Gin)、限於普利茅斯地區生產的普利茅斯琴酒(Plymouth Gin)、酒精濃度偏高的海軍琴酒(Navy Gin)、略甜的老湯姆琴酒(Old Tom Gin)、不特別強調杜松子氣味的西方新式琴酒(New Western Stye Gin)、桶陳過的琴酒(Aged Gin)。1860年代,調酒風氣日盛並成為一項專職,隨著酒吧及調酒師們開枝散葉;各款以琴酒為基底的調酒,舉凡馬丁尼(Martini)、內格羅尼(Negroni)、琴費士(Gin Fizz)等皆跨越時代而成經典。
琴酒雖然不比威士忌、白蘭地來得醇厚,沒有蘭姆酒或龍舌蘭狂放,較之伏特加又過於草藥;卻仍舊在烈酒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威士忌從發酵、蒸餾、陳年、裝瓶過程費時,需要歲月淬鍊,許多威士忌酒廠便利用原有設備,以杜松子搭配各家獨特配方比例,製成琴酒販賣增添營收;像是蘇格蘭艾雷島上布萊迪酒廠(Bruichladdich)推出的植物學家琴酒(Botanist Islay Dry Gin),美國F.E.W酒廠不僅生產裸麥、波本威士忌還推出美國琴酒、海軍琴酒與桶陳琴酒三款,產品多樣的臺灣菸酒公司也推出玉山琴酒攻掠量販超市。
17世紀,西班牙人發現來自南美秘魯與玻利維亞的金雞納(Cinchona)樹皮能治療瘧疾,因而被稱為「耶穌聖樹(Jesuit’s Tree)」或「治瘧之樹(Fever Tree,英國一間通寧水的品牌便以此為名)」;從金雞納樹皮再提煉出奎寧成份製成通寧水(Tonic Water)則是19世紀初期的事。英國擔心自南美進口金雞納樹皮市場被壟斷,因而運送金雞納種籽到自家殖民地,如爪哇及斯里蘭卡等處栽植。當時印度為英屬殖民地,前往印度的英人們為了消暑並預防瘧疾,於是將琴酒與通寧水混合飲用;微苦帶著甘甜的草本滋味很快便風行英倫,然後擴及歐美。有如此一段淵源,可見Gin Tonic才不是什麼娘砲酒或是小說電影裡渲染成傷心人才在喝的酒;今日歐洲酒吧的Gin Tonic酒單上各式琴酒與通寧水、配料組合琳瑯滿目,每種搭配都各自精采。
相對於威士忌,琴酒收藏成本少得許多;用琴酒來認識世界風情其實是件有趣的事。也許流於穿鑿附會又或者是行銷手法,不論為何,琴酒品牌裡的故事還是值得閱覽一番。
《金盞花大酒店》拍攝地點為印度捷布(Jaipur),1876年因為英國威爾斯王子的造訪而由當地王公下令漆成粉紅色,素有粉紅城稱號;電影裡火葬地點則是有白色日昇之都美名的烏代浦爾(Udaipur)。另外還有同列印度四大色彩城市的黄金城-齋沙默爾(Jaisalmer),以及被十公里城牆圍繞,居民以藍色塗料漆牆藉以維持清涼感及驅趕蚊蟲,因而別稱藍城的五世紀古都﹣焦特布爾(Jodhpur)。2013年,由英國Langley琴酒廠針對西班牙市場,以焦特布爾為發想生產「Jodhpur Gin」;嚐來有杜松子香味和柑橘調性,溫暖新鮮的芫荽籽氣味,柔順帶著一絲苦韻,相當適合調製馬丁尼,經典且易飲,與草本系列調酒亦相當合拍;較為可惜且為人詬病的是由藍城發想的品牌並沒有跟這支琴酒口感或使用材料有太大的連結。
關於每款琴酒的故事,如果願意,相信酒吧裡的調酒師們都會很樂意替來客們述說一番;佐以一杯拿琴酒當基底的經典調酒,或是把握夏末尾聲簡單又不失況味的Gin Tonic,褪去繁文縟節般的珍稀威士酒選項,還有一處如佛淨土能讓我們禪意餘韻無窮。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自由評論網提醒您,未成年請勿飲酒,酒後請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