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工殤 過勞 青貧

◎ 陳信諭

四月二十八日是國際工殤日,而高雄—全世界第一座「加工出口區」的所在地,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有著許多勞動者的工殤記憶。一九八六年加拿大將此日訂為工殤日,一九九六年更得到了國際性的確認。而台灣,在職災家屬的奔走下,《職災保護法》於二○○一 年底通過,法令中也明訂了四二八為國際工殤日。

筆者身為住院醫師,深受過勞之苦。以我所待的科別為例,衛福部資料顯示內科平均每日工時約在十一.四至十二.八小時;對最血汗的科別而言,每日十四小時或連續工作超過三十二小時已成常態。長時間過勞下,於我的心靈生理都造成顯著影響。而護理師的高工時更造成人力出走,為補此缺口,只好將經驗不足的新人推上火線,導致醫療人員的思考力在過勞下衰退,這無疑是將醫療錯誤的風險提高。

不僅醫療人員如此,台灣已長期陷入血汗過勞的慘況。根據經合組織OECD的資料,二○一四年台灣年均工時 二一三四.八位居世界第四,而這還不包括「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台灣年均工時動輒高出西歐六、七百小時,若以一天八小時的正常工時計算,相當於一年多出歐洲人七十天以上的工作日。政府的統計顯示二○一○至一四年間過勞案件高達三五八例,其中還有 一五六人死亡,相當於三次復興空難的悲劇。

過去八年,馬政府致力於「兩岸經濟一體化」,不僅六三三政策跳票、實質薪資倒退,而貧富差距擴大的苦果,更多由青年世代承擔。是故,綜觀新內閣人事,可預見蔡英文總統將聚焦改革內政、扭轉經濟慘況,樂觀其成之餘,筆者必須提醒新政府:青年身陷窮忙困境,我們希冀的絕非是重蹈過去馬政權以無數工殤過勞、低工資高工時所抵換的經濟發展模式。若此思維未改,在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原先站在馬政府對立面的青年世代,更有可能轉為對民進黨政府的不滿,期許新政府能據此提出有別於過去的產經政策,正視「青貧」此一世代矛盾。

(作者為內科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