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星福
馬總統遙祭黃陵,面對綠營質疑,總統府表示:「過去在日本的異族統治下,台灣仍堅持黃帝子孫的信念,台灣光復後,還有本土大老林獻堂率『台灣光復致敬團』至西安謁黃陵。」在此想請問總統府何謂「黃帝子孫的信念」?果真如此,何以台灣戰後初期許多大陸來台的接收人員視台灣人受了日本的「奴化教育」,動輒以「奴化」作為歧視台灣人的藉口,甚至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所編的《台灣省二二八暴動事件報告》中將事件原因歸咎於「日本奴化教育之遺毒」。
再者,林獻堂於戰後不只率領「台灣光復致敬團」,二二八事件中更於自宅保護時任財政處長嚴家淦,並協助政府處理善後。但是在二二八事件後,眼見時局紛亂,對政府的統治不滿,甚至因日治時期的政治作為,而一度被列為「台省漢奸」,因而在一九四九年以就醫為由避走東京,留下「異國江山堪小住,故國花草有誰憐」的詩句。事後國府甚至以多位高官規勸林獻堂回台,林獻堂仍不為所動,最後客死異鄉。
總統府發言人士在消費林獻堂的同時,是否有思考過這位曾率「台灣光復致敬團」至西安謁黃陵的台灣本土大老,為何在晚年寧願流落異鄉,而不願回台終老。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