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耐震新規範 奈何滿地軟腳蝦

■毛昭綱

報載內政部修正「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預計在七月起施行。產官學普遍認此規範標準甚高,且新增隔減震及制震消能等高科技系統,可彌補傳統耐震系統之不足,我國耐震設計從此進入一個新紀元。但是我們缺的是新穎的「設計」規範嗎?施工品質不佳及耐震細部不良就是問題癥結之所在嗎?政府所頒新規範提升的是「設計圖」上的結構物耐震性能,還是實際「住人的」結構物耐震性能?

房子震垮一定是地震太大嗎?

誰都記得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發生在南投縣國姓鄉及中寮鄉交界的百年大震 - 「九二一大地震」,規模七‧三,震央附近水平加速度達到1g,比日本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七日阪神大地震規模七‧二,水平加速度0.833g更大,九二一造成全國二千餘人死亡,其中也包括台北市八德路東星大樓及新莊市民安路博士的家倒塌,各自造成數十人死亡。但多數老百姓可能不知道,遠離震央兩百公里的台北地區,水平加速度僅有0.058g,只有震央的十七分之一,相當於四級震度,甚至不及內政部建築技術規則所規定之0.23g(相當於五級震度)。

同樣的戲碼,七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也上演過,發生在花蓮東南方十公里規模六‧八之地震,造成二百多公里外台北縣中和華陽市場倒塌,數十戶人家無家可歸,當時台北震度也只有四級。

東星大樓、博士的家、華陽市場是因為崩塌級「大」地震倒的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一樓成為建物弱點所在

國人住家喜好宮廷式「挑高」建築,最好入口大廳全挑空才夠氣派,使得建商也投其所好,拚命蓋挑高六米、八米的房子,多數柱子下到一樓就不見了;店家則是為了空間使用而拆除結構柱,使這些柱子成為梁上柱,一樓成為整棟建築物弱點之所在。於是建築物並非以整棟建築物之抗震系統抵抗地震橫力,而是僅以最軟弱的一樓單獨抵抗地震。這些建築物在抗震構材開始發揮功能前(甚至尚未達降伏變形、遑論非彈性變形)就倒塌,主要是結構系統不健全造成毫無耐震性能,這種結構系統不健全規範稱之為「軟層」與「弱層」,即俗稱之「軟腳蝦」建築。

舊(八六年)版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即有規定,所謂「軟層」係指該層勁度不及其上一層勁度之七十%或其上三層平均勁度之八十%;所謂「弱層」則指該層強度不及其上一層強度之八十%。茲以二樓以上標準樓高三公尺、一樓樓高六公尺(為簡化計)之剪力屋架為例,由基本結構學觀念可知柱之平移勁度與其長度三次方成反比,即使所有結構柱均連續下到基礎層,一樓總平移勁度也僅有其上各樓層的八分之一(十二‧五%),更遑論七十%,因此形成極為明顯而嚴重的軟層;另一方面,若該建築物建築平面計有二十根柱,至一樓僅剩十五根,假設所有柱斷面及配筋均相同,一樓強度亦僅為其上各樓層的七十五%,不及八十%,而形成弱層。

每次震後,官方調查或傳媒輿論總是圍繞在鋼筋、混凝土有無偷工減料,耐震彎鉤等細部施工是否確實,事實上偷工減料與細部不良都只是後天失調,結構系統不健全這種先天不足的建築物,問題才更嚴重。

建築主管機關有責任讓軟腳蝦「硬」起來

至今,不少新推個案仍在強調一樓挑高多高,入口大廳造型如何宏偉,完全無視於建築物結構系統能否抵抗地震力,政府相關建管單位也未曾嚴肅面對軟腳蝦問題,遏止挑高、夾層屋及變更使用,只是一味修訂一些不曾落實執行過的耐震「新」規範。若主管機關不能扭轉國人喜歡挑高、夾層屋及變更使用的壞習慣,爾後再發生地震,軟腳蝦建築還是會毫不客氣地應聲而倒。 (作者為結構技師,監察院調查專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