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鄭麗君遭「不認識的女士」掌摑後重申,中正紀念堂轉型不能簡化為「去蔣化」,而是「再民主化」。打了轉型正義一巴掌的人,也許自認為是「蔣公」的捍衛者。事實上,這種思想狀態的人,早已背離蔣介石「消滅共匪」、蔣經國「革新保台」的核心價值,淪為共匪的同路人甚至馬前卒,也徹底否定了兩蔣應可獲得客觀評價的保台努力。
一九四九,兩蔣來台之後,在冷戰結構之下,依附於西方民主陣營,即使遂行威權統治,仍以「自由中國」自居,為了政治號召,也為了回應美國壓力,有限度地實施民主。於是,有人批評兩蔣「獨裁無膽、民主無量」。幸運的是,威權統治下的民主,儘管原來只是宣傳,卻在台灣內部產生行動實踐,最後成為主流。可以說,兩蔣的民主宣傳,弄假成真開出民主之花,台灣人民替他們父子完成了有別於毛澤東的歷史形象。所以說,今天推動轉型正義的人,從某一個角度來說,正好替兩蔣深化當年言過於實的民主口號,歷史之弔詭莫此為甚。
近年來,「把獨裁者當成神在拜」的人,不斷在複製獨裁者的暴力行為,完全否定轉型正義的意義。其實,若非民主化,若無轉型正義,掌摑部長的行為,絕對不止於依法偵訊而已。若不是台灣人民前仆後繼,造就了今天的民主自由,那些上街反年改、打部長一巴掌的人,下場恐怕是政治犯。可是,今天在台灣打著民主反民主的人,基本人權卻備受保障,免於對岸專制政權那樣想抓就抓。而少數人,卻憑著台灣的民主,將兩蔣當作某種圖騰,而且,還移花接木到「統一大業」,這到底是時代的錯亂?還是他們思想的混亂?
中正紀念堂存廢,蔣氏後人也看法不一,但利用族群動員的政黨與政客,總是將它當作神聖不可侵犯。其實,隨著民主演進,有關轉型正義爭議,除了特定政黨與政客的反射動作,多數國人根本不會受到撩撥。不可思議的是,竟然也有個別執行轉型正義工作者,不倫不類將自己比擬為東廠,引起輿論譁然而去職。這顯示台灣社會已經遠離歷史現場,多數人對當年的恩怨情仇已經隔了一層,社會氣氛的舒緩為轉型正義工程提供了一個更成熟的環境。政黨與政客都要有所體認,繼續用過去廉價動員的思維來謀取私利,其邊際效應一定會快速遞減。
台灣政黨輪替了三次,中正紀念堂依舊是轉型正義的角力點。這是台灣社會還沒準備好?還是政黨與政客還沒準備好?如果政治力與社會力仍未能亦步亦趨,也許,中正紀念堂銅像封閉不再對外開放,也是個辦法。銅像原封不動,但封閉在歷史的暗室,不失為一種後現代藝術的展演。這樣的封閉狀態,等到民主活力進一步化解轉型正義的僵局,經過空間轉型再予以敞開,屆時,蔣氏從神聖不可侵犯,走下聖壇接受民主的功過評判,台灣這一段歷史經過實事求是的檢驗,自能超越仇恨轉換為正能量。
桃園慈湖紀念雕塑公園,兩蔣雕像繼續存在卻存有不同的意義,也許值得參考。不同觀點的人,來到公園看到不同的過往,整體的瀏覽形成多元的觀點。特別是,來自高雄文化中心那座巨大的銅像,散發出解構主義的今昔辯證,引人在沈思中超越時代的局限,站上更高的視野來俯瞰各族群的經歷。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正義,既然從扁、馬到蔡,都是政治象徵符號緊繃的衝突點,硬的不行來軟的,紀念雕塑公園模式,或許可以為轉型正義找到一條兼具政治解嚴、思想昇華與藝術想像的共識之路也說不定。
台灣當前面臨的外在挑戰,需要儘快解決內部矛盾團結對外,轉型正義的歷史清算與真相和解,真的已經沒有時間再打百年戰爭了。兩蔣,中華民國,台灣,都不在習近平的眼裡。當敵人的飛彈已經對準台灣了,我們還糾纏在跟現存者未必直接相關的歷史公案,這種「正義欲求」即使具有不可抹滅的正面意義,但其所導致的內部混亂與割裂,更有利於敵人刺向我們的心贜。今天,不論國民兩黨誰執政,只要「中華民國」無法轉型正義,接下來的轉型正義細部工程就難免各執一詞。這是二三五○萬人必須共同面對的歷史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