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弔詭的台灣空域政治學

◎ 施雅軒

中國中央電視台節目「榜樣」,九月二十八日報導解放軍轟-6K駕駛的故事,節目中揭露,在二○一五年三月三十日飛越巴士海峽時,遭到兩架不明飛機攔截。其實從地理位置就可以知道,能執行此攔截任務只有我國空軍,為了執行維護台灣空域的反制行為。

然而依節目所言,我國空軍的行動相當不友善:「在那晃機翼,給你看他的導彈,…最近時僅十多米。」但事情發生於二○一五年,正值馬政府當家,為何空軍會有如此秀肌肉挑釁的動作?實在不合乎當時的台海政治氛圍。唯一能解釋的,就是解放軍飛行路線接近難以容忍的空域範圍,迫使我國空軍逼近驅離。

假如再與讀者分享兩件歷史新聞,會讓這一個報導的解讀更為完整,那就是隔天(三月三十一日)台灣申請加入亞投行,以及接著四月一日美軍F-18迫降台南機場。這連續三天所發生的事情,假如是有關聯的,那將是解放軍藉由壓迫台灣空域,逼迫馬政府在亞投行議題表態,而美軍也透過空域迫降傳達不滿的訊息,美、中兩國紛紛透過台灣空域進行角力。然而更值得關注的是,時值中國十九大召開前二十日,為何需要重提這個兩年多前的故事呢?

也許片中解放軍主角的自白,可以提供某些想像,面對我國空軍的威脅,「我們都是滿腔熱血的,沒有人會感到害怕,不是說你在我面前晃晃、亮亮肌肉,你就可以嚇到我的,我該怎麼飛還怎麼飛」,使得這場台灣空域政治學的展演,誰是施壓者?誰是受壓者?主客易位完全混淆,成為東亞政治弔詭之處。

(作者為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