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鏗鏘集》什麼時代了

都什麼時代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教育體制,國民養成的中學本國語文讀本仍然糾葛在文言文至上主義的巢臼裡。(資料照)都什麼時代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教育體制,國民養成的中學本國語文讀本仍然糾葛在文言文至上主義的巢臼裡。(資料照)

都什麼時代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教育體制,國民養成的中學本國語文讀本仍然糾葛在文言文至上主義的窠臼裡。

進入二十一世紀前的二十世紀末,世界各國都在國民養成教育思考面對未來的課程。不只人文、包括科技的教材視野,都有因應之道。這是每一個有前瞻性,負責任的國家的政府都會去做的事情。

台灣的教育,也許在科技方面會多少面對新課題,但在人文方面的守舊心態,惑於殖民中國性的牢結意識,始終未能鬆綁。

因為執著於已經虛構化、殘餘性,他者的中國,人文方面也要綁架在已經成為過去、已經成為取代統治權力的領域的意理。台灣的國民養成以培養中國人——一種虛幻的他國國民,甚至敵國為目標,形成魂不附體的教化現象。

今天,台灣的語文教育,在人文的課題灌輸的就是虛幻的今之古人,而不是有現代意識的現代人形象和思維。

以為本國語文教育,只要守住文言文至上主義,就可以把在台灣出生、成長的人們,培育成中國人,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更正統、更純粹。這種一廂情願的中國情結就是台灣語文現象:在書寫和閱讀的問題性病理。

世界在改變、時代在前進。世界不同的語言文字系統都從文言的格律性轉變到口語的生活化。西方文藝復興去拉丁文而各民族國家口語,從方言到新語體文的變遷,反映了西方語文的變化。百年來,漢字文化圈的語文轉化,從文言文到語體文,我手寫我口,不只中國如此,其他東方國家亦然。語文革命不是新課題,而是歷史。

當代台灣沒有當代語文的教育性格。不只在二十世紀末沒有迎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思維,居然在二十一世紀還要倒退地在文言的守舊:形式和思想的守舊化。以為這樣中華民國就可以倒退地再重新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守住中國夢?這是什麼教育思維?空有政治改革,沒有語言的新文化覺醒,台灣的國家會是什麼進步的國家呢?民主化、政黨政治時代,如不脫離這種困境,不會有國家願景!

(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