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農業二三事》農村復興的綺麗想像

政府必須以公信力先建立一套得以上社會大眾,特別是都市消費者得以信賴的「標章制度」;有了這樣的被信賴的制度,方能往外擴延到手作加工品、在地美食與文化底蘊的體現。

焦鈞

近日有兩個看似不相干的新聞:台東池上鄉星光大道「蔡依林樹」爆紅!另一則是:六都磁吸效應,三縣市縣市人口「少掉一個鄉」。農村人口嚴重外流已經不是新聞,各級政府也窮盡一切之力,想要吸引年輕人返鄉、都市人駐足,城鄉發展急遽兩級化,已是國安問題,與生育率全球最低相比,不遑多讓。因此,聚焦「農村復興」有絕對的戰略必要性,各項農業/非農業政策之推動也勢必得全面指向農村復興這樣的高度,才是真正的愛台灣!

先談談偏鄉人口嚴重外流

根據媒體報導,台中市、桃園市升格後,拉大「六都與非六都」的差距。非六都中,南投縣人口即將跌破50萬大關,彰化縣幾乎每年減6千人,苗栗縣近二年則流失超過9千人。再這樣下去,恐怕就是「滅鄉、滅村」;這不僅僅是六都磁吸效應所致,政府預算分配讓非六都就業機會平均水平下降,讓這些非六都城市居民往六都遷徙的速度,急速加劇。 無獨有偶,在東台灣淨土的池上鄉,「金城武大道」觀光效應對環境所造成之壓力尚未結束,媒體報導金成武大道已經可以更名為「星光大道」;天后蔡依林在池上大道找到另一棵老樹打卡,被網友封為「蔡依林樹」,同樣造成另一波觀光熱潮。 這兩則看似不相干的新聞,都直指一個嚴肅議題:當下農村發展的困境!以及農村的未來在哪裡?

蔡依林樹就在金城武樹附近,兩樹相距約一到兩百公尺。(記者王秀亭攝)

不管是透過明星加持代言,或是商業廣告的操作,這些效應都是一時的,都是缺乏依附地方文化底蘊的,是沒有辦法根植於當地的土壤中,當然很難企望這樣的短線淺碟式操作能夠與在底居民產生甚麼樣的聯結互動,更不要說因為這樣的走馬看花的熱潮能夠感動都市居民將眼光多駐足停留於農村的其他更需要被關心的角落!

筆者先前即已在本專欄中探討過,台灣仿效日本OTOP(一村一品)而來的「一鄉一特色」,前朝政府花了大把的預算,如今看起來走到台灣不管哪個景點,看到、買到的特色產品,幾乎都大同小異。

農村發展是一個整體性的思維

從居民、生活、耕作、土地、文化、風俗的常民生活,是一個「有機體」的活生命;農村生命的最大展現,就在於體現了「事物的真實本質,authenticity」-也就是,農村與都市最大的差異在於,農村不僅僅只是供給了糧食的具象,而是更多元豐富層次的「貨真價實」精神。 農村發展必須聯結到經濟發展,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體就是農產品及其加工品;聚焦於農村復興,首先就必須站穩「產品貨真價實」的論述;全球最成功的典範莫過於法國在1935年為推廣紅酒所制定的「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原產地控制制度」,這是從所謂的「風土」這樣一個概念-在特定地理區域空間內由當地居民經長時間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生產模式。

為出發,更為關鍵的是,從風土衍生而來的貨真價實,是一種「差異性與高品質的完美結合」。(歐盟一直到了1992年才提出了仿效AOC的「原產地命名保護制度『PDO, 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與『受保護地理標示制度(PCI, Protect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從在地小麥、大豆、花生、地瓜食材出發 法國或歐盟這樣的設計,對台灣的農村復興之路有甚麼啟發性?

法國在1935年為推廣紅酒所制定的「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原產地控制制度」,是在特定地理區域空間內由當地居民經長時間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生產模式。(www.lemangeur-ocha.com)

因為,政府必須以公信力先建立一套得以上社會大眾,特別是都市消費者得以信賴的「標章制度」;有了這樣的被信賴的制度,方能往外擴延到手作加工品、在地美食與文化底蘊的體現。以台灣非六都人口嚴重外流或池上鄉星光大道的新聞來看,因為缺乏這樣一套針對農村生產力所規劃的「完善認證體系」,自然無法向外聯結到文化、美食與生活,經濟活動力的闕如導致人口負成長也就成為宿命。

在台灣,當下最有機會發展類似法國AOC,或歐盟PDO、PCI的機會點,就是台灣過去曾有豐富的「雜糧作物」。因為豐富的雜糧作物,讓農村生產多元化,也解放了農村的勞動力。台灣早期的農村,除了一期稻作之外,有更多的土地是種植了小麥、高粱、大豆、玉米、花生、芝麻、紅豆與地瓜等,從上個世紀60年代最高峰的470公頃,到如今只剩下7萬多公頃,衰退之大可見一斑。

(作者製表)

行政院推出大糧倉計畫,就是要建構出一個可以鼓勵吸引青年返鄉的平台,讓農村復興不再是口號,而是有築夢的絕佳機會。這裡有一個需要下十年功的綺麗構想,那就是在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下,結合台灣最優秀的美食家、廚師、品種育種專家、農民、社區文化工作者,以及觀光業者、食品加工業者,共同組成(不外乎就是政府的農委會、文化部、教育部、經濟部、交通部與衛福部等部會資源的整合)《台灣美食與文化遺產》這樣的一本指導手冊,結合上述的產地品質認證機制,選定至少100項值得保存、推薦的美食文化。

這其中,最能夠彰顯台灣各地特色的,就是這些雜糧作物所衍生出的各式加工品(純釀醬油、味增、豆漿、豆腐、豆花、花生油、花生糖、麻油、紅豆餅、地瓜酥、地瓜蛋糕…..);以及,透過這些優質在地雜糧作物,所豢養的家畜禽產品(不施打藥物吃國產雜糧作物長大的雞、豬,輔以在地品牌認證);以及,生產這些有歷史文化底蘊的農產品/加工品的農人、職人、達人與匠師,產品與人,都能反饋回到地方的經濟體的循環之中。

這些產品與資源,就足以創造農村經濟的再復興與農村勞動生產力的再解放,如此方能達到都市過多人口的大回流。 台灣,必須再花十年功,回到原點,找回過去的優良傳統與特色,以有生命力、有創造力的態度去耕耘我們的農村、去發展我們的農村經濟;不只是要做最好,而是要找尋最獨特的、能夠創造價值的農業。達到這一目標,才會真正有屬於自己的農村發展道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