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秉泓
在法國導演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Michel Hazanavicius)向一去不復返的默片時代深情致敬的「偽無聲電影」《大藝術家》(The Artist, 2011)之後,回過頭來重看默片大師卓別林(Charles Chaplin)創作晚期的有聲電影《舞台春秋》(Limelight, 1952),格外感觸良多。
《舞台春秋》改編自卓別林唯一的小說作品,那是70餘頁、34000字的《舞台生涯》(Footlights),在卓別林有生之年未曾問世,直到《舞台春秋》問世六十餘年,2014年才首度出版。這個發生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倫敦,描述一名曾經意氣風發、如今卻落魄潦倒的小丑,因緣際會救了一名企圖自殺的年輕舞者的性命,兩人之間進而發展出動人情感的故事,堪稱卓別林回顧將近半世紀舞台人生,極其傷感的一次道別。
《舞台春秋》由卓別林自編、自導,女主角為克萊兒布魯(左)描述一名曾經意氣風發、如今卻落魄潦倒的小丑,因緣際會救了一名企圖自殺的年輕舞者的性命,兩人之間進而發展出動人情感的故事。(維基共享)
1914年,是卓別林首度拍片的年份,當時他25歲,因為之前隨劇團赴美巡演而為奇斯頓影業發掘,在一年內完成二十支短片,廣受觀眾歡迎。1918年,卓別林開設自己的電影公司,隔年與瑪麗.畢克馥(Mary Pickford)、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大衛.格里菲斯(David Griffith)等人合組聯藝電影公司(United Artists),以避免出品公司、金主對於創作的干涉,同時也確保對於自己作品的利潤分成。
在往後的三十餘年裡,卓別林完成諸多偉大作品,包括《城市之光》(City Lights, 1931)和《摩登時代》(Modern Times, 1936)這兩部名列各式各樣影史十大的經典之作。1940年,卓別林以首部有聲電影《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再創高峰,之後卻因左傾的政治立場,開始陷入麻煩。
卓別林諸多偉大作品,包括《城市之光》和《摩登時代》這兩部名列各式各樣影史十大的經典之作。圖為《城市之光》劇照。(Fair use,wikipedia.org)
《舞台春秋》是發生在倫敦的故事,卓別林和女主角克萊兒.布魯(Claire Bloom)都是英國人,但此片卻在好萊塢搭景拍攝完成。根據卓別林自己說法,他是抱著完成遺作的心態來拍攝這部作品,他的五個孩子與同母異父兄弟都參與演出。1952年,卓別林帶著這部充滿舞台人生自況的鄉愁之作重返故鄉英國進行宣傳,曾經下令秘密蒐集卓別林情報且試圖將他驅逐出境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一得到這個消息,馬上與美國移民及歸化局商議取消卓別林的再入境許可。
卓別林也隨即發出聲明,表示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自己就成為強勢反動團體製造的謊言和宣傳的目標,他認為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美國已然形成一種充滿仇恨的氛圍,使得有自由意識的人都被找出來並遭受迫害。卓別林表示自己受夠了美國假道德之名對他進行的種種屈辱,他已無法在美國進行創作,他將放棄在美國的居留權,並宣佈定居瑞士沃韋(Vevey)。美國輿論對於卓別林這份聲明,做出了充滿敵意的回應,也連帶使得評價極好的《舞台春秋》無法在美國上映。
卓別林對於胡佛欲取消他再入境許可的舉動發出聲明,宣布將放棄在美國的居留權,並定居瑞士沃韋。而美國輿論對於卓別林這份聲明,做出了充滿敵意的回應,連帶使得《舞台春秋》無法在美國上映。(圖為《大獨裁者》劇照,網路)
1972年,美國影藝學院以「對於本世紀的電影藝術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the incalculable effect he has had in making motion pictures the art form of this century)為由,二度頒發「榮譽獎」(第一次則是1929年首屆奧斯卡金像獎,他以《大馬戲團》(The Circus)獲得最佳男演員、編劇和最佳喜劇導演三個項目的提名,後遭撤回而改授予特別性的「榮譽獎」)給卓別林。闊別二十年,拿著美國所發予為期兩個月的一次性入境簽證,高齡83歲的卓別林重返好萊塢,這份遲來的榮耀,創下奧斯卡金像獎歷史上最長的起立致敬時間,《舞台春秋》也終於有機會在洛杉磯正式上映。1977年12月25日,卓別林逝世於瑞士沃韋。
大家都知道卓別林能導能演,卻很容易忽略他的音樂天賦,其實他多部經典作品皆是親自配樂。1973年,卓別林擊敗《教父》(The Godfather)的配樂家尼諾.羅塔(Nino Rota),以《舞台春秋》榮獲最佳原創配樂獎,這是他第一座在競賽中贏得的奧斯卡獎,也是最後一座(他在1967年完成《香港女伯爵》(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後,未再拍攝新片),《舞台春秋》至今仍是奧斯卡獲獎片歷史上壓倉時間最長的紀錄保持者。
1972年,美國影藝學院以「對於本世紀的電影藝術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為由,二度頒發「榮譽獎」給卓別林(圖右)。(維基共享)
《舞台春秋》的英文片名Lime Light,意指舞台上的焦點,眾所矚目的光芒所在。被時代所拋棄又憤世嫉俗的小丑,意外救了年紀足以當自己女兒的年輕舞者性命,她在小丑的鼓舞之下,不僅恢復健康,還力爭上游成為潛力新秀。《舞台春秋》其實不只在講老少配,也不只關於藝海浮沈,卓別林用了一個讓人會心一笑的悲劇故事,以及一段註定沒有結局的愛情,去哀嘆一個時代的結束,同時還讚嘆另外一個時代的開始。
什麼才是真正的大藝術家?卓別林藉著落魄潦倒的主人翁Calvero之口,拋出了這個問題。
《舞台春秋》對於時代潮流更迭的了然於心,對於愛情和慾望、精神和肉體在追求上的犧牲與慨然成全,以及對於生離死別的豁達大度,是空前絕後的,是充滿莎士比亞戲劇那種深刻力道的。
《舞台春秋》不只在講老少配,也不只關於藝海浮沈,而是卓別林用了一個讓人會心一笑的悲劇故事,以及一段註定沒有結局的愛情,去哀嘆一個時代的結束,同時還讚嘆另外一個時代的開始。(圖:《舞台春秋》劇照)
卓別林傳達了對於藝術最感性的歌詠,以及對愛情最虔誠的信仰,最後那場發生在舞台上的戲中戲,委實精彩至極,卓別林和另一位默片時代的超級巨星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的合體演出,是那麼幽默、美好,又感傷到令人泫然欲泣。
《舞台春秋》是如此無懈可擊,令到《大藝術家》也只能將它貪婪地吸收進去,再重製成為另一個樣子,以聊表敬意。又或者,這世上還有更多關於「電影中的舞台」的電影,對於台上台下虛實人生的困惑,對於理當為藝術而死的決絕,對於豁出去了的極致浪漫,根本都謙卑到了——最終只能成為《舞台春秋》在這世上的倒影,例如朱延平的《小丑與天鵝》,例如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紐約遇到愛》(Whatever Works)……。
《舞台春秋》是一部只能存在於大銀幕的偉大電影,也是卓別林和基頓兩位喜劇大師,對影迷、對舞台人生,最深情的一場告別。「卓别林經典數位修復影展」除了將放映《舞台春秋》,還囊括1921年的《孤兒流浪記》(The Kid)、1923年的《巴黎婦人》(A Woman of Paris: A Drama of Fate)、1925年的《淘金記》(The Gold Rush)、1928年的《大馬戲團》(The Circus)、1931年的《城市之光》(City Lights)、1936年的《摩登時代》(Modern Times)、1940年的《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1947年的《維杜先生》(Monsieur Verdoux),以及離開美國後於1957年完成的《紐約之王》(A King in New York),共計十部來自卓別林不同創作階段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