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從北捷淘寶廣告 看中國商業滲透傷害

◎康駿銘

北捷從月台到車廂出現了鋪天蓋地的淘寶廣告,眾所週知,淘寶由中國資本實質控制,北京很大程度上能對其作出影響與干預,儘管有以淘寶母公司阿里巴巴並非百分百的中企作辯解,但都無法否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因對中國金管體系的批評,而遭到政府隨即增強對阿里巴巴業務的監管,甚至叫停了其下螞蟻金服的上市計劃等事實,更遑論任何中國具一定規模的民間企業,都須在其中設立中共黨組織,進行所謂的「思想教育」等政治任務。中國政府絕對有能力也有意欲操控所有中國企業,利用「商業」遮掩其統戰、滲透與破壞的惡行。

淘寶近期強化對台佈局與行銷,在交通樞紐大打廣告。(記者歐宇祥攝)淘寶近期強化對台佈局與行銷,在交通樞紐大打廣告。(記者歐宇祥攝)

曾三度闖關的淘寶今再借港商名義大肆宣傳,顯然就是企圖規避法規限制的白手套,給予北捷廣告審查委員通過淘寶廣告的借口。

然而,北捷在過去卻曾經拒絕國際特赦組織為李明哲事件的廣告,要求以「李先生」取代「李明哲」、以「神秘國度」取代「中國」才能允許刊登,難以不讓人憶測北捷的立場,和背後是否有不可告人的關係網絡

中國的廉價貨品透過電商平台攻佔全球,雖然無可否認為消費者帶來了廉價的產品,但也同時帶來削價競爭,消費者對產品價格的預期也將受影響,本地製造業隨著土地、原料、工資、能源等成本上升,變得逐漸無利可圖,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尤以中小企受害更深,最終令中國製品主導市場,令市場對其產生依賴性。

實際上,除了「套養殺」帶來的破壞,中國貨品質粗劣、人治國家的所謂「標準」與品質監控等皆無可信性,可能挾帶的有害物質也能隨大量的進口商品滲進台灣,遑論有食品、藥物、違禁品等非法走私入境,成為更大規模的安全隱患。

國會在親中勢力把持下,恐難收緊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限制,甚或要面對藍白協作中國產能過剩傾銷台灣的問題,對中國商品中門大開。

國會在親中勢力把持下,恐要面對中國產能過剩傾銷台灣的問題。圖為生產過剩的中國鋼鐵。(歐新社檔案照)國會在親中勢力把持下,恐要面對中國產能過剩傾銷台灣的問題。圖為生產過剩的中國鋼鐵。(歐新社檔案照)

筆者認為,政府仍可善用行政力量,從提升海關等邊境檢驗與執法的量能、提高進口的成本或對電商或其他銷售平台有更嚴格的規管等其他間接的方面著手,同時也應協助本地產業提升競爭力,以保護台灣的經濟、守護台灣的安全。

(作者為台灣基進國際部專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