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馬團隊欠人民的一聲道歉!

◎李商

馬英九總統上任7年來,總共進行5次稅改,不僅使稅制更複雜,且因證所稅開徵形成巨大的稅收損失,也造成台股動能萎縮,難以吸引境外人才。面對這種狀況,政府若不思改變,台灣經濟可能失控,國家財政與企業競爭力將無可避免地繼續惡化。

外資對台投資減緩,政府投資年年減少,台灣整體投資表現越來越差。日前洛桑管理學院(IMD)公佈的世界競爭力排名來看,外人在台直接投資存量、流量在61個國家中,僅排在四、五十名,對外投資金額則排名二十,顯示「台灣吸引不到外人投資,自己的資金卻一直往外跑。」

企業不但不投資,今年以來,更有30多家上市櫃及公開發行公司減資逾一百七十億元、把現金給股東,掀起減資狂潮。一位民營金控財務長說,從沒見過台灣企業這麼大規模的減資,連科學園區的廠商都加速減資行列。2013年,台灣吸引到的外資僅37億美元,是韓國的三分之一、新加坡的百分之五,究竟台灣的投資環境出了什麼問題?

馬英九總統上任7年來,總共進行5次稅改,不僅使稅制更複雜,且因證所稅開徵形成巨大的稅收損失,也造成台股動能萎縮,難以吸引境外人才。(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筆者根據一些財經專家說法歸納下列幾點:

一、外商考慮的因素多,對政治風險很敏感,再加上國內資金過於充沛人民不想在企業上投資,轉向炒地皮比投資企業好賺,更是近年外資減少的原因。

二、過去外資投資我國公共建設多,主要是藉助國外技術、設備及經驗,帶動相關技術的成長;硬體建設外,商場、服務業也積極與外商合作,學習經營管理;但隨著台灣技術逐漸成熟,這類投資案自然會減少。

三、過去台灣還可吸引外資,近年卻一直空洞化,問題出在產業「新陳代謝」出問題。1980年代,從勞力密集產業轉型半導體、面板產業,但到現在「就只有這些」,沒有新產業,就沒有外資投入,政府應有的對策,卻拿不出來。

四、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說:台灣內需市場小,又沒有簽RCEP等經濟協定,無法扮演東協、大陸市場跳板;自由化方面,過去開放民營、保險都帶來新投資,但近年自由經濟示範區等計畫,都陷入停擺。

五、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論自由開放,台灣比不過新加坡,也無法掌握東協市場;對中國又有政治因素防範;因此外資要設投資總部,不如去新加坡、香港。

六、資金流出原因很多,包括新台幣匯率偏弱、資產報酬率偏低等。學者則認為,稅制是個原因,但台灣的「權益資金成本」長年過高,讓企業在台灣投資一點都不划算,也是企業資金不投資台灣的關鍵因素。

筆者認為馬團隊應負起完全責任,執政黨完全執政,人民把希望寄託在政府的領航力,結果卻讓人民失望,而人民卻沒有得到一聲馬團隊的道歉!公理何在? 

 (退休人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