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給我更好的總統辯論

◎ 吳勤

隨著週五晚上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會的落幕,本屆總統大選的五場政見會和辯論會也畫下了句點。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原是眾所矚目的重頭戲,可是今年「中選會」交出的成績單卻讓人失望。看來這種候選人合體的場合已經淪為「中選會」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例行公事,於是忍不住提筆給「中選會」諸公一些建議:

一、拉長政辯會之間的舉辦時間。這次在短短兩個星期之內,就「塞」給了選民總共五場的政見會和辯論會,把寶貴的民主課程浪費成填鴨教育,結果反而使得民眾對之麻木無感。

二、強化主持人的功能。國外類似場合的主持人都有掌控候選人所談論議題的主導權,絕對不會放任他們挑自己喜愛的話題重複跳針。而且辯論會上最尖銳的提問,往往就是來自主持人,因為這些主持人的專業素養已經將選民對候選人的種種質疑瞭若指掌。

三、改變辯論會的形態。雖然台灣的電視辯論會行之有年,可是幾年下來依舊墨守成規了無新意。美國二○一二的總統選舉共辦了三場電視辯論,三場的形式都不一樣。第一場歐巴馬和羅姆尼在舞台上各據一方,各自站在一個小講台之後,跟台灣的差不多。第二場屬於比較親民的「里民大會式」(Town Hall Meeting),候選人沒有特定講台,而是被一群選民圍繞,輪到發言的就拿著麥克風自由走動,與選民近距離接觸。第三場則是「座談會式」(Round Table Discussion),兩位候選人與主持人一同就坐,在主持人拋出的議題下,時而侃侃而談,時而針鋒相對,你來我往完全不看稿子。反觀台灣勞師動眾舉辦了五大場的電視辯論,卻場場如出一轍;同樣一盤冷飯炒了五次,也該換換口味了吧!

(作者從事服務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