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鏗鏘集》政治之病,文化之痛

二○一六年元旦,新聞媒體充塞著跨年夜各縣市晚會的報導。大眾消費社會現象席捲世界,台灣即使國家問題仍未能解決,這種娛樂光景倒是走資化、全球化得很,且有過之。

「藝文界、民眾送暖,宜縣府慰留,黃春明紅磚屋,會再亮燈」在報紙頭版頭條凸顯了反差。錦上之花與雪中之炭,對比如此明顯,陶醉在燈光聲影中的人們,一覺醒來,腦海中可能還是煙火,或許也不會知道什麼黃春明?什麼紅磚屋?管它的!

作家黃春明團隊經營的百果樹紅磚屋。(資料照,記者江志雄攝)

就在不久前,桃園市議會的一位中國國民黨籍議員,以「鍾肇政是誰?」砲轟市府,何以以「鍾肇政」之名舉辦文學獎,而未辦該地名人「吳伯雄」等人的獎。徒曝其短,不識字兼無衛生。

呂淑真在議會質詢時問文化局長「鍾肇政是誰?」(資料照,記者謝武雄攝)

對照宜蘭這位縣議員也是中國國民黨籍,且同為台灣人。可見被殖民、附庸於殖民體制的台籍政客何其可笑、可悲!真丟人現眼!其實,戰前台灣人的文化教養不是這樣的!

日治時期,台灣文化協會的新文化運動推動文化啟蒙與現代化。那樣的精神遺髓留下一些台灣人的形影,有許多都在二二八事件被殺害。現在變成中國國民黨大老、被認為失格台灣人的吳伯雄,他伯父就是慘死於中國國民黨屠刀的有格台灣人。

重經濟、輕文化是戰後台灣在中國國民黨長期統治之下的社會體質。這也是重肉體輕心靈、重物質輕精神的人格特質。經濟發展並未形成福祉社會、大眾消費社會的文化現象助長的就是煙花現象,伴隨著電火炫耀的聲光娛影。

你問黃春明是誰?鍾肇政是誰?葉石濤是誰?陳千武是誰?吳濁流是誰?鍾理和是誰?楊逵、龍瑛宗是誰?賴和是誰?一般台灣人,一般國民管你是誰?顧三頓、賺錢要緊。然後呢?繳稅納貢,平安就好。但你若問年輕人影歌人(他或她們習慣被稱星),無一不曉。

救救文化,但不是救濟。文化人也要有自覺,不能只期待救濟!從黨政軍特團的國策文藝桎梏解脫出來,面對大眾消費社會現象,文化人也要有所覺醒,才能真正與社會對話。

(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