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安倍晉三的戰略意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美聯社資料照)

◎ 黃惠華

二○一四年日本《防衛白皮書》指出,中國、北韓、俄羅斯及釣魚台主權爭端係為主要的安全威脅。但囿於其和平憲法「第九條」規定,日本不能發動侵略戰爭,僅能維持自我防衛,也無法參與聯合國認可的集體自衛權。面對亞洲地區權力變遷,以及與日俱增的外部威脅,日本安倍政府開始尋求解套方式;一方面強化與集體安全組織北約的合作關係,一方面修改「武器進口三原則」、《和平憲法》及《安保法》解除集體自衛權禁令等。凡此,凸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想要讓自衛隊走出去的戰略意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美聯社資料照) 

安倍表示︰「亞洲與歐洲安全關係環環相扣。日本與北約有共同的法治價值觀,因此雙方的合作非常重要。」日本駐比利時大使石井正文解釋︰「強化與北約合作,有助於日本加強亞太地區的國際地位;與北約聯合軍演,則有助於提高自衛隊作戰水準。日本若想再成為區域強權,則必須要扮演一定的角色,首先要採取決定性的步驟,以確保安全或是預防危機發生,這就是日本的目的。」二○一四年,日本與北約簽署《個別夥伴協力合作計畫》,內容強調雙方將在人道救援、網路安全、情報交流、防衛裝備移轉等項目進行合作。

日本政府推動「新安保法案」,即是恢復集體自衛權所推動的配套方案。許多日本專家認為,日本與北約合作,自衛隊可參與集體防衛工作,這是日本自衛權的自然延伸,未來日本在應對威脅或從事安全領域活動,會有更多的自主權。安倍強調,修憲、修法的目的是提供非軍事人道主義援助;而北約目前最迫切希望日本扮演人道救援的後勤支援角色。兩者合作,確實有互補性。

促成日本、北約合作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就是共同的威脅(俄羅斯與中國)或其他相關的國際安全議題。對日本來說,與北約合作是相當重要的權力要素,除了可增強軍事實力、抗衡第三國外,與其他國家打交道時也有更多籌碼;尤其當日本認為其外來威脅(中國、俄羅斯、北韓)超過其防衛能力範圍時,兩者合作可阻止敵方勢力坐大。

北約組織與《美日安保條約》是國際上最強大的軍事同盟,雖然日本、北約合作無聯盟之名,卻有聯盟之實。日本、北約戰略合作,是否也具有向「中俄」聯盟宣示的戰略考量?

(作者為新台灣國策智庫助理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