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香港「九不」的台灣經驗

◎ 李道勇

最近香港藝術家白水在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boilingfrog)發表漫畫《從生活中去中國化》,成為話題。包括不用中資銀行、抵制中國電子品牌、拒用中國社交網站及軟件、不買紅籌股、不去中國旅行、不用中國移動、不看中國電視節目、不喝青島啤酒、儘量不買中國貨。這九種去中國化的生活方式,對香港人來說,頗為不易,因為「被回歸」十七年來,繁華之地弄得滿目瘡痍,安居樂業變成遙不可及,中國人像蝗蟲過境,對香港文化毫不尊重,甚至攻擊香港人不說「普通話」不愛國,難道這就是白水先生稱「中國」不稱「大陸」的原因?

我和朋友也從來不自稱為「中國人」,更不曾騎牆稱為「台灣中國人」。我姓李,那不是我選擇的,非要說我是「隴西堂」不能數典忘祖,我可不想和弒兄殺父的李世民沾親帶故!我們「艋舺人Monga」,絕不自稱為「萬華人」,因為萬華兩字不倫不類。說「我們去大稻埕」,不說「要去迪化街」,因為「迪化」兩字,在台灣來說是「烏魯沐債」是亂七八糟的意思。我們寫文章押日期,不寫「民國一百零三年」,因為它不如「二○一四年」清楚明白好計算。清法戰爭在一八八四年,一減便算出一三○年前;台灣縱貫鐵路一九○八年通車,我們絕不說是「民國前三年」通車,那時「民國」的影子都沒出現,怎會有年代?

台灣餿水油醜聞發燒之後,有人嘲諷:「台灣和中國越來越難分辨了。」雖然台灣已有不少人愛買便宜的中國貨,習慣了沒有字幕的中國電視節目,愛去不用翻譯的中國旅行。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好好學學香港的生活「九不」,台灣絕對不可能「和中國越來越難分辨」!

(作者為城南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