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瑞典人為什麼快樂?

◎ 劉彥蘭

行政院將於八月發布第一次的國人幸福指數。根據Shigehiro Oishi等學者在二○○七年調查五十四國之所得、稅收與快樂之間的關係,本人進一步將該研究結果劃分幾群組討論。第一群為所得與稅收高如丹麥、芬蘭、挪威、瑞典等北歐四國以及比利時、荷蘭與紐西蘭等高競爭力、高賦稅的國家,同時這些地區的人民也是全球「最快樂的前段班國家」。第二群是在對角線這一端的低所得、低稅收的低競爭力國家,如俄羅斯與東歐諸國,同時這些地區的人民也是全球最不快樂的「不幸福苦窮國」。第三群為「不幸福苦勞國家」,政府致力地改善國家經濟,但人民的快樂水平卻在標準下,這些國家包括印尼、越南、菲律賓、中國等。值得高興的是,台灣位在第四群人民快樂程度雖及格,國家競爭力也不差,但快樂程度仍不及第一群國家的「中段班幸福國」,尚包括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

再根據透明國際組織發布的全球清廉報告,筆者發現一個有趣的關係,人民的快樂指數與政府信賴度有關,二○一二年一百七十六個國家清廉度與透明度排名中,紐西蘭、丹麥和芬蘭並列第一。換言之,這些高賦稅、高收入的第一群社會福利國家,人民對政府高度信賴,因此形塑高賦稅、均分配、高福利、取之民、用之眾的清廉樸實之國。

以瑞典為例,國會議員的配車是公用腳踏車,多數瑞典人認為炫耀財富者「品味很差」。北歐人民對政府信賴,因此他們願意接受高賦稅的社會福利國模式。這也讓我回想到本人在北歐研究時,訪談一位教授,他說:「瑞典人的快樂是來自對政府的信心與信賴。」

前人已提出經濟競爭力與快樂有關。在此,筆者更堅定相信政府的清廉度與人民的快樂有關。鑑此,現階段內政部制定「在地化幸福指標」的同時,承如上所述,衡量國人幸不幸福,應考量「政府取信於民」這項指標。

(作者為大學通識中心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