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沒有強大國內產業 何能侈談自由貿易

太陽花學運光榮退場了,但它能否「反守為攻,出關播種」,在台灣遍地開花,展現人民力量扭轉執政者的錯誤走向?關鍵在於它所匯集出來的反中、反經濟傾中、反少數跨海政商集團、反世代不正義的巨大能量,能不能徹底擊潰這個無能、獨裁、親中的執政集團。因此,未來戰場不只在立法院,是在社會各個角落。

回顧馬英九執政以來,一直採取一面倒的傾中政策,意圖在其任內完成「終極統一」,故而不惜自我閹割主權,美其名為「一中各表」、「互不否認」,實則自我滿足於特區、特首的卑賤地位,唾面自乾而不覺其辱。尤其馬英九在第二任後,更是肆無忌憚,再也不在乎主流民意,而以九趴之低支持度,居然私自與中國簽訂服貿,意欲強迫台灣人民吞下,將台灣經濟與中國綁在一起,任其宰割,進而舉行馬習會,遂行其出賣台灣的私慾。另一方面,欲滅其國者,必先滅其史,因此假借微調課綱之名,在教科書中去除台灣主體性,企圖使民主化之獨立台灣,重返殖民統治的歷史惡夢。

再看中國的對台策略,已由「打台灣」轉變為「買台灣」,也就是不再強調武力恫嚇,轉而形塑兩岸的經濟連結。換言之,由紅色資本家、跨兩岸政商所組成的新台灣買辦集團取代解放軍的角色,用銀彈取代子彈,乃是中國對台統戰的新策略;而馬政府由開放觀光到簽署ECFA,再至服貿硬要闖關,並為後續之貨貿鋪路,乃是對中國此一新併台策略的呼應。雙方打著自由貿易、區域經貿整合的旗幟,並威脅台灣再不接受服貿,經濟就會被邊緣化,連泡麵都賣輸韓國,裡應外合。甚至有媒體以韓國的選擇為題,企圖凸顯韓國經濟崛起,乃是正面迎向一個以自由競爭為遊戲規則的國際貿易體系,而台灣人民拒斥服貿無異是選擇自外於自由貿易體系,自甘於封閉鎖國。

殊不知這種說法根本是倒果為因,全然錯誤的推論。自由貿易並非是雙贏的體系,確如央行總裁彭淮南所言有TAKE(取)也有GIVE(予),各國之經濟實力與強項不同,因此國與國之間進行自由貿易,必有受益者與受害者,同樣的,其國內產業亦有受益者與受害者。不要以為加入自由貿易體系就會是贏家,南韓之所以成為贏家,是因為它的國內產業先發展出強大競爭力,在國際貿易的場域中脫穎而出,再同時與多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才能發揮如虎添翼的效果。

但台灣與韓國的情況截然不同。首先,台灣的產業、資金與技術在未簽訂ECFA、服貿、貨貿前,早已大舉西進,幾乎全部押注在同一個籃子裡,結果並未促使台灣產業升級,反而造成薪資與就業陷入停滯。易言之,兩岸的經濟交流早已用實際結果,證明更緊密的連結只會加速台灣經濟崩盤。其次,南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是多國並進,且是一般國家間的協定,並未牽涉國安問題,而馬政府推動自由貿易協定僅專注於中國,而中國是台灣唯一的強大敵人,簽署服貿將造成綁住台灣的作用,置台灣於中國的實質控制之下。加上中國是專制獨裁國家,根本無法治可言;一則,台灣的中小企業如何與龐大的黨國資本競爭?再則,台灣開放之產業,中國可依協定之規定進入,而中國是個充滿潛規則的人治社會,即使產業表面開放,實際上仍可設置諸多障礙,讓台灣產業不得其門而入。這是一種完全不對等的開放。

總之,一個國家要在國際貿易上成為贏家,必須仰仗自身產業實力的提升。美國無論在傳統或科技業均有國際級的企業,如傳統產業、服務業上有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迪士尼、好萊塢電影,在先進科技上更是百花齊放,包括臉書、推特、亞馬遜、谷歌、YouTube、蘋果、以及微軟、英特爾、美光、高通等電子巨擘,才能在國際貿易上無往不利,並非自由貿易協定讓美國經濟稱霸全球。因此吾人一再提醒馬政府,中國化並非全球化,自由貿易協議更非萬靈丹,推動台灣經濟成長的根本方法,在於振興國內產業,必須要有強大的產業做為後盾,再來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才會有加分效果。何況馬政府與中國密室簽訂的服貿,只是接受中國主導台灣經濟的變相降書,若不毀棄退回,台灣無論在主權或經濟上都將走上絕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