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陳光誠到服貿協議

◎ 楊德源

台灣的地位相對於中國,永遠都是邊陲地帶。中國人的眼中,從來沒有正視台灣的經濟表現或文化特質;在他們心中,台灣連擺在檯面上的資格都沒有。所以,即使中國完全民主化、共產黨失去政權,相對於中國,台灣的地位頂多只是陪襯而非主體。因此,陳光誠所說的台灣主體問題,其實在中國人眼中,從來就不是問題,因為中國人認為,台灣從未有主體。

如果在所謂的中國民運人士眼中,都不認為有獨立而民主的台灣存在,那就更別提現在共產黨執政下的中國;他們不可能容忍有主體性的台灣存在。所謂的開放、讓利給台灣,其實一切仍然操控在共產黨。過去中國不知承諾要給台商多少優惠,一旦台商入駐,情況立即改變,再多的承諾也與廢紙無異;過去的教訓已經足夠,服貿協議所代表的商機到底有多少?都要看中國老大的恩賜。再者,台商還要和已經在中國立足的眾多外商競爭。外國政府有實力為自己的國民爭取權益。對中國所施行的任何政策,若台灣都只能照單全收、無法反駁,利益會有多大,實在堪憂。在中國老大面前,馬政府敢說不嗎?台商要在中國做生意,先得承認中國是老大,這是老大中國永遠不變的心態。

(作者為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系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