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東亞病夫‧台灣‧馬英九

◎ 何承恩

東亞病夫這個名詞,在國人最鮮明的印象,即是出自於李小龍的《精武門》一劇中:「日本人的虹口道場派人來公祭霍元甲,並送上『東亞病夫』牌匾。而當時陳真不甘被辱,遂瞞著眾師兄弟,獨自將牌匾送回虹口道場,以一敵百大敗日本人。」

這雖然是一部戲劇,不過東亞病夫一詞,乃是清末民初時期,外國人對中國人的貶稱。當時中國積弱不振,西方列強挾其船堅砲利,中國可說是列強刀俎下的魚肉。但時過境遷,今日中國不僅在經濟發展上有所成績,連美國人都得畏懼三分;東亞病夫一詞,也隨著時代而不復提起。

回頭觀望台灣,馬英九執政以來,景氣低迷,但綜觀亞洲其他各國,目前各國的出口值,大多轉為正數,全部都是正成長,台灣則是亞洲鄰近國家中,唯一出口還在負成長的。而《富比世》雜誌更報導:「台灣工資停滯成競爭優勢。」台灣企業「勞工成本」之低,穩居世界第一,薪資倒退幅度也是世界第一! 在政治層面上,是否大家還記得,前幾年陳雲林來台時,國旗被毀,五星旗卻公然飄揚?中共透過台灣商人試圖壟斷媒體第四權,政府卻默默不吭聲。諸如此類的事情層見疊出,不得不反思,我們的台灣社會,是不是生病了?「東亞病夫」這個名詞,難道是台灣目前最好的寫照嗎?

(作者為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