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是誰羞辱誰?

檢討公務人員超優退休福利,是「羞辱退休人員,醜化現職人員」嗎?台灣不是民主國家嗎?為何站在「全民一體」的角度檢討公務人員待遇,就稱之為羞辱、醜化?勞工、農漁民、原住民、老人、殘障等等弱勢,都缺乏國家合理的照顧,台灣依舊是長期以來飽受詬病的「軍公教福利國」,這不才是真正對這個國家的所有主人的羞辱、醜化嗎?

公務人員依法服公職,當然應該給予妥適的待遇與退撫。只不過,過去長期的威權統治時代,國民黨外來政權為了獨攬權力,把公務人員制度搞得不成體統,以利國民黨把這些國家的公僕當作政黨的私器使用。而且,那些照顧公務人員的籠絡措施,「基層」公務人員得到的不過是「蠅頭小利」,至於那些「高級」公務人員,卻藉此撈到「自肥」的油水,一生受用不盡,甚至還澤及子孫。而當「高級」公務人員犯錯,就找基層公務人員當「余文」。

由於「高級」公務人員自以為高人一等,他們總是把基層公務人員當作工具,完全不顧行政中立的原則,完全不顧其基本尊嚴。經建會主委尹啟銘上臉書,對馬英九總統極盡拍馬屁之能事,搞得馬政府一片「光風霽月」,喇叭聲響徹雲霄,結果「尹月亮」穩坐官位。反觀,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上臉書,批評政府補貼中國學生納入健保,民眾一片喊讚,卻忤逆馬英九「開放是常態、管制是例外」的聖旨,馬上遭到申誡。請問,到底是誰在羞辱誰?

今天,許多尤其是較早退休的基層公務人員,比起「高級」公務人員的退休福利,堪稱小巫見大巫。大家請看,那些「高級」公務人員的子女,甚至孫子,至今還享受著權貴級的待遇。這些,其實是更應該被徹底檢討的超優福利。然而,每當社會對他們提出檢討時,他們總是把基層公務人員推出來當作擋箭牌,企圖激發基層公務人員的同仇敵愾,來轉移自己是改革目標的焦點。一句話,基層公務人員永遠是他們的保麗龍餐具。

日前,銓敘部長張哲琛所謂的「不要見不得人家好」,他所指的「人」主要應該是指「高級」公務人員,因為許多基層公務人員也不見得多風光。可惜,經過那些「高級」公務人員的操弄,有些基層公務人員竟也信以為真,誤以為跟他們是同一個天龍國的。實際上,「高級」公務人員從來不認為基層公務人員是兄弟,在他們「吃飽喊夭」的「社會對立」術語中,基層公務人員反而跟一般民眾是命運共同體,都是被統治者、被壓迫者,都失去了做為國家主人應有的尊嚴。

而即使真有所謂的「社會對立」情事,最可怕的是錯誤選擇跟自己真實身分不符的對立面!廣大的基層公務人員應該也不難發現,那些「高級」公務人員幾乎都是從小就受到「黨國」的栽培,甚至他們的家族已經被「黨國」照顧了兩、三代!例如,「最高級」的公務人員馬英九,就是標準的「黨國化家庭」,他認為「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如果基層公務人員自認跟馬英九同穿一條褲子,自認為可以跟他們均霑「黨產」的好處,那就真的是「自作多情」,那就真的是「認同意識」發生了嚴重錯誤。

基層公務人員來自「民間社會」,「高級」公務人員長於「黨國深宮」,後者總是不知民間疾苦,將來考績也不會吃丙。近來,社會上出現檢討軍公教退休福利的聲音,其目的是健全制度,維護軍公教乃至全民的生活保障。如果任由落伍的「黨國恩賜型」福利宰制,基層公務人員便永遠逃脫不了工具化的命運。「高級」公務人員永遠「高級」,回家還在享受「公費」,所以能像馬英九那樣月薪四十七萬、月存四十八萬,不論「業績」有多爛。基層公務人員下了班就吃自己,跟平常百姓同甘共苦,跟社會的脈動亦步亦趨。沒有人想羞辱基層公務人員,反倒是「高級」公務人員自取其辱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