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擋住台灣視野

◎ 吳海瑞

經貿掛帥的台灣,上半年出口淪為亞鄰唯一衰退,幅度更近達五%,這樣的「災情」恐怕已是國難級!

不談個別產業,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坦承,整體結構面有問題:海外生產比重偏高,且太過集中香港與中國,出現下游都跑光、出口只靠中間產品的情況;產業結構失衡,太集中部分產業,不如南韓多元。

然而這兩大病況,不就是馬政府四年來助其惡化的?例如海外生產比重,二○○八年是四十七%,去年已攀升到五十.五%,足足增加一兆六千萬新台幣(五百五十億美元)!

再者,上半年對中出口減少八.八%,「依存度」(對中國出口金額占總出口的比率)因而下滑至八年來的最低(仍達三十八%多),官員表示,此可順勢扭轉長期「雞蛋壓在同一籃子」現象,不就更說明了過去的錯誤與不作為。

最令人擔心的是,如果馬政府把這種情勢下的依存度降低,解讀為簽了ECFA後不會更集「中」,因而錯置資源,繼續以加碼兩岸經貿為主軸來解台灣經濟之危,將會是災難一場!

台灣對中出口減少,短期原因是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原物料、設備需求相對減少;結構因素是,五年前起中國開始調整產業策略(騰籠換鳥計畫),註定了加工出口模式要萎縮;而後來勞動成本的快速上揚等,更加速世界工廠角色的式微。

中國的「消」,造就東協的「長」。六.二%的出口成長創歷年同期新高,是這半年台灣唯一的亮點。但這樣的成績並沒有比別人好,顯然台商的佈局也落人後!換言之,這是台商「自求多福」的本領多於政府「以政領商」的前瞻。

馬政府應當重新定義中國(在台灣經濟發展所扮演的角色),並就產業競爭力的提升與結構的調整,提出有效對策。

(作者為專業經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