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北社評論〉共促中國民主化

◎ 曾建元

民主進步黨該如何面對中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特別是當中國出現人權事件之時,該以什麼樣的立場來因應?

正因兩岸存在特殊關係,臺灣的立憲民主和主權獨立要能維持和永續發展,不能不依賴兩岸和平的環境。兩岸和平環境的打造則最終要依賴兩岸人民的互相信任與合作才能有所成就。就此而言,讓更多的中國人民與全球華人認識臺灣政治存在的價值、學習臺灣民主轉型的成功經驗、分享臺灣本土政治反對運動的歷史與精神遺產、認同臺灣立憲民主與社會正義的價值、理解臺灣獨立運動的感情與理念,乃至於願意為了保存中國人民真正解放的希望而共同保衛臺灣,正是臺灣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環節。民進黨的價值理念和存在意義,受到中國國民黨和共產黨第四次合作的嚴重扭曲,使臺灣人民面對大中國民族主義的夾擊而喪失戰略迴旋的縱深,主體意識不斷受到大中華經濟主義和中國軍國主義的威脅,形同臺灣的國家安全防護網上的重大漏洞。

重建兩岸人民關係最為有效和根本的作法,就是以臺灣人遭受白色恐怖和黨國壓迫的歷史經驗,用同理心去關懷中國的人權發展與政治改革。這一發聲位置,在臺灣幾乎由民進黨所獨佔,因而民進黨責無旁貸。其作法則為對於中國的文明崛起給予祝福,在兩岸各種層次與各種形式的官方或政黨對話中,提出關於人權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善意建議和具體要求,更要在道義上對於其民間維權運動予以支持和鼓勵,協助其進行國際傳播,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和聲援,使臺灣贏得國際社會的尊敬。千萬不能像國民黨一樣,目光短淺、唯利是圖,只求在國共合作中獲取有限的經濟利益,利用共產黨恐嚇臺灣人民以保政權,對中國人權處境敷衍漠視,冷對臺灣主體意識而甘為其附庸,平白無故放棄參與中國文明化的進程、為臺灣的長治久安、兩岸和平共存共榮創造條件的歷史機會。

(作者為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