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633變成543

◎ 陳溪埔

五一九下午四點的臨時記者會,馬總統說他第一任內有「四個不夠」(四件事做得不夠好);第二天就職演說,提到「五個大支柱」和「鐵三角」。又是五又是四又是三的,都是一些陳言老套,近似標語、口號式的競選文宣,「五四三」(台語,隨便應付之意)的呼攏一下,不知問題在哪裡,如同五一九一位記者所言「台上的人不知在想什麼」,熬熬大眾聽了,只有更痛苦、更憂心、更茫然!

(作者為南投縣民,公職退休)

蕭萬長「好」在哪裡?

◎ 陳金枝

台灣人民的心態很難摸清楚,一個四年前以民選最高票當選的總統,並且在執政四年後,又以六百八十九萬票當選連任的總統,現今竟是最顧人怨的民選總統。

每次在選舉時,我身邊的朋友就會說:誰執政對他(她)來說都沒有影響。但事實是:若以現今物價飆漲、油電價雙漲、失業率居高不下,薪資倒退,一個月一萬八千七百八十元,要付房租、管理費、吃飯、養小孩根本不夠用,怎麼會沒有影響?

我們又不像馬總統有國務機要費可以花,反正老百姓付錢費,不夠用再調高國務機要費就好了。就好比台電採購弊案不用先整頓內部,虧損只是漲電價就解決了。

所以,台灣人不用抱怨,就如孔子說:天作孽由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台灣人自己的選擇怨不了別人。只是,我們卸任的副總統蕭萬長先生說:未來四年會更好,我真的想不出好在哪裡?是台灣經濟成長率超過六%,失業率低於三%,國民所得達到三萬美元嗎?(作者為鑄造業勞工,高雄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