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企業一條龍

◎ 徐正毅

貴報社論「海外生產比重過半的愚蠢政策」一針見血,以一位實際參與產業經營之中小企業主深表同感。

台灣號稱有近四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以及每年有百億美元的出超,讓一般人甚至主政者以為台灣很有錢,其實其中有二千億美元是外資匯入用來買股炒股,買樓炒樓,如今甚至買石化材料、炒石化材料,另外一千多億美元尚不足以彌補中央政府近五兆、地方政府近一兆之財政赤字,其實,台灣目前是一個處於負債的國家。

再者每年之貿易盈餘,根本遠不及大企業明的對外投資,中小企業明的暗的將產業外移之龐大資本移出。

這回新台幣大幅升值,居亞洲之冠,尤其在韓元幾乎不升值情況下,台商產業面臨嚴重的價格競爭,這將使得過春節另外一波倒閉和產業外移潮。

尤有甚者,就筆者從事之紡織產業而言,因ECFA效應,上游紡織產業大量地將原物料外銷到中國,造成下游染整業,後段加工業買不到原物料,更過分的是,上游紡織業者因應大陸炒家石化材料,大幅不預警的漲價。依筆者所知,溶劑油之價格已上漲一倍,而許多化纖材料比鄰國如韓國甚至越南更高出許多,上游產業之外銷價,低於內銷價,扼殺紡織業下游產業,不知經濟部、工業局等單位知道嗎?

產業政策最終目的是讓人民安居樂業,產業外移,讓許多跨國之國內產業員工兩地奔波,常造成家庭問題,子女無法得到照顧,這是不得安居,產業外移,所造成產業空洞化,讓年輕人找工作的機會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奢談企業要加薪,或升值是國力的象徵是昧於事實,甚至昧著良心在說話。

重新整頓產業上、中、下游關聯鍵,讓台灣能夠如韓國企業一條龍的作法是政府該思考的重點!

(作者為中小企業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