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奈伊與孔傑榮教育馬英九

◎ 蕭文婷

十二月八日上午,馬英九接見「軟實力之父」—哈佛大學教授奈伊(Joseph S. Nye, Jr.)博士。馬先生說了一堆話,根據總統府網站發布資料,包括「感受到中國大陸也逐漸重視『軟實力』…兩岸關係因而出現和平曙光」云云。新聞稿中我們沒看到奈伊的反應。

接下來,奈伊出席總統府月會,演講「國家未來的實力(The Future of Power)」。卻是對馬英九結實的上了一課。

簡單的說,奈伊提到二○○七年胡錦濤表示要發展軟實力,並投入數十億元,但因軟實力來自於自由的公民社會,中國不肯在此部分放手,例如不肯釋放劉曉波,數十億元的投資付諸流水。軍事實力,中國很難在幾十年內超過美國;經濟實力也無法在二○三○年超越美國…。

彎來繞去,扣掉客套話,奈伊不過就是教育馬英九:別對中國有過度幻想!

十二月十日,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劉曉波空蕩蕩的座位,那張照片登上世界各國媒體,數十億閱聽人都知道了一件事: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中國書生獲獎,卻被他自己的國家暴力監禁,不讓他出席領獎。中國甚至威脅利誘數個邦交國抵制諾貝爾。

國際媒體同時傳送的一則「小新聞」,是劉曉波的太太(也被限制出境)在北京的住家被公安拉起警戒線,禁止記者接近。

網路上則傳送著這個訊息:除了劉曉波,三十年來中國至少還有十四人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包括方勵之、魏京生、王丹等等,以及「天安門母親」)。

諷刺的是,這十餘位被提名者,不是被迫流亡海外,就是被監禁!

根據奈伊的定義,「軟實力」是靠吸引力、而不是靠金錢或恐嚇。中國的製造業儘管發達,但沒有基本人權,因此無法用「文化、價值系統和政策」來吸引人,就談不上什麼軟實力。

此外,ABC(美國廣播公司)在一篇「中國軟實力的硬真相」的報導中,向諸如馬英九這類推崇中國「軟實力」的人質問:共幹子女有多少人移民歐美?中國有多少人嚮往西方生活?連馬英九的老師孔傑榮也說:除非中國的領導人以法治國,否則中國無法建立「軟實力」(我們不免想到:馬政府違反「法定法官」正當程序、緊急更換法官的陳水扁案)。

馬先生,你所說的中國軟實力,到底在哪裡?會不會是你對共產黨政府「感覺太過良好」而看不到真相?還是急於統一,而對大師,以及台灣人民扯淡?

(作者為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