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李筱峰專欄》台灣民性與中國騙功

二戰前日本人曾經用三個押韻的名詞來形容中國人有三項德性:一是「WUSOZUKI」 、二是「HOLAHUKI」、三是「LAKUGAKI」。前者意思是「欺騙」,二是「吹牛」,三是「亂寫」。

中國人真有這三大特性嗎?戰前的日本是侵略中國的帝國主義者,當然會講中國壞話,恐無說服力。不過以下的順口溜,可不是日本人說的,而是當今中國社會自己產生的,這些中國順口溜,這樣形容自己中國人:「十億人口九億騙,還有一億在訓練」、「十億人口九億吹,誰要不吹誰吃虧;十億人口九億假,誰要不假誰就傻」這些中國順口溜,恰好替前述日本對中國人的取笑做了註腳,而且還顯示中國人這三大德性至今仍然有效。

相對於中國人的德性,日治時代來台擔任民政長官的後藤新平,也評論台灣人有三大民性:「怕死、愛錢、愛面子」。姑且不論這是否出自民族的偏見,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統治當局根據這樣的認定而對台灣人採取「飴」與「鞭子」齊下(恩威並濟)的統治術,顯然奏效。

「怕死、愛錢、愛面子」的台灣人,相對於擅長「欺騙、吹牛」的中國人來說,可能會顯得小格局、小家氣吧?戰後來台的中國記者江慕雲,果然對台灣人「性格上的優點與缺點」有這樣的反應:「台灣人民大部分淳良、敦樸,具有優秀的性格,是保守性極強的民族。只因為日本侵略者五十一年來的約束,被隔絕了和祖國大陸接近,得不著祖國的溫暖,由是亦因天時和地理的限制,使侷處在小天地中,致容易養成視力短淺,和心胸狹隘,於是通常急於提要求,求答案,心直口快,不愛拖泥帶水。」曾任台省教育廳秘書的潘鼎元對台灣人的正反印象也如此敘述:「好的方面:一、做事確能埋頭苦幹,並有服從心。二、生活儉樸。三、舊道德觀念比較濃厚,所以社會風紀也比較好;壞的方面;一、胸襟狹窄。二、感情容易衝動,致遇事欠考慮」。

不懂「欺騙與吹牛」中國文化的台灣人,相對被看成「胸襟狹窄,視力短淺」,一點也不奇怪,而其容易受騙,也就勢所必然。

如今,台灣人這種容易受騙的單純性格是否有所反省?現在正面臨考驗。

看看國共兩個中國黨,正在為簽ECFA而講得天花亂墜,「騙功」與「吹功」盡出。國民黨不斷玩弄數字遊戲(例如馬英九吹牛說ECFA將減稅三千億,其實僅二七○億)。自ECFA話題出現以來,馬政府前後談話的矛盾與穿幫,不勝枚舉;而共產黨的所謂「讓利」美言,也禁不起檢驗。黃昆輝主席就指出,從雙方的清單來看,中國輸入台灣的產品都是終端產品,一旦免稅,不僅台灣的海關損失,中國廉價產品勢必衝擊台灣市場;而台灣銷中國的產品是在中國再製造而外銷的,中國不但賺了外匯、還增加就業,對中國有利無害,連關稅減免也虛晃一招,如此算盤,是誰「讓利」誰?

昨天上街頭反對ECFA的數萬人,是挑戰中國騙功,不再「怕死、愛錢、愛面子」的表現;但是我們也看到在中國黨陣營中,也有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像吳敦義、江丙坤、賴幸媛,也學會了中國人的吹騙之功(如江丙坤吹噓說「簽了ECFA之後台灣就會脫胎換骨」)。這些「食碗內洗碗外」的角色,不知替台灣民族性的研究者又提供怎樣的樣本?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http://www.jimlee.org.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