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假隕石 誰之錯

◎ 戈思明

貴報十月一日A10版刊載正在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展出的隕石特展,展場中的主角:三.五公噸重的鐵隕石被人揭發是贗品。該館館長表示,這顆大隕石展出前經過國內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員的鑑定、確認後才展出。本人身為博物館從業人員,看到這則消息,心情立刻沉重起來,這樣的事件對國內公立博物館、美術館等社教機構而言,是一項警訊,更是我們逃避不了的一個社會責任。

新聞報導顯示,天文教育館的作法似乎沒有錯誤,因為在展出前,他們已經徵詢過學者專家的意見後才決定展出。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沈君山受訪時表示他參與鑑定工作,看到隕石太大,所以沒有作切割鑑定的說法,似乎也說得通,至少他有用肉眼或手研究過。

那麼,這件事情的真相如何?他們都沒有錯嗎?天文教育館與收藏家之間是否為了參展問題而發生恩怨,個人無從得知,也沒有知道的必要。但是身為博物館從業人員,我認為他們其實都有錯,而且錯得很不應該。其一,天文教育館辦理鑑定,不應只問一個學者專家的意見,正確的作法是舉辦正式審查會議,大家集思廣益,通常都會取得一個比較客觀、折衷的處理方式,並提供給展出單位。其二,沈君山副研究員據報載稱:「當初只先憑肉眼觀測這顆三.五公噸隕石…並沒有作實際的隕石鑑定…也不能代表天文館這一顆就不是真隕石。」知識份子遇到嚴肅的學術研究問題,竟然有如此草率的作法與回答,令人匪夷所思!

個人以為既然本展到今年八月底,已有七萬多人陸續參觀過,而且多以國中小學生為主,展期要到十一月二十九日才結束,那麼應該如何善後呢?不難吧。只是天文教育館似應立即有所行動才是,畢竟它所肩負的是它逃避不了的社會教育的重責大任。

(作者為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組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