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失業給付 未必「健康」

■溫世合

中央健保局上週發表關於「失業與健康」的研究報告,指出失業者容易被死神盯上,裁員對健康造成壓力等的斗大標題,令人怵目驚心。針對逾九萬名、二○○一年的失業給付勞工檔案為對象調查發現,失業者在失業一年後,有三八七人死亡,死亡率萬分之四,死亡相對風險是沒有失業組的一.九九倍;而且越是大公司的被資遣勞工,其感受的失業衝擊愈大,死亡風險更高。

該研究建議,認為除了健保的醫療照顧之外,經濟情況也是個影響健康的因素,所以促進民眾健康應加強的政策是,增加對失業勞工的救濟程度和延長時間。該研究的發現提醒了我們 - 健保的照顧與經濟的無虞是能否維繫健康的關鍵因素,但是「經濟的無虞」是否就等於調高失業給付金額或將現行六個月失業給付的請領延長,則是有待思索。

在臨床工作中,常發現民眾面對被資遣的挫折,多希望藉由領取失業給付的期間能夠讓他們休息幾個月,期待找到待遇更好、更穩定或與原公司相同或類似的工作環境等。但無奈的是,外在就業環境較以往嚴峻,契約工、外勞、勞動派遣、調降薪資等不穩定的工作條件應運而生,在在都與被資遣勞工的期盼相違背,因而任憑身邊的工作機會流失,也加深求職挫折與生活壓力。

儘管勞委會在提供失業給付申請的同時,亦提供就業諮詢服務,由專業的個案管理員透過深度諮商、職訓諮詢、創業諮詢、心理測驗、就業促進活動等來幫助民眾提高求職意願、調整就業期待,並加上提早就業獎助制度鼓勵民眾提早就業,但許多民眾仍需要相當的時間才能降低求職的高期待。

而這次公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失業者的死亡與罹病風險數倍於有工作者,應更可以提醒失業者要把握工作機會,保持身心健康,至於工作機會的好壞,則可以慢慢「騎驢找馬」;至於調高失業給付金額與拉長失業給付請領時間,恐怕只會間接造成民眾失業期更長,因為社會福利的長期提供或是金額過高,往往會導致受益者更高度或長期依賴,更何況光只有金錢而無工作,不見得會更健康。(作者為中區就業服務中心個案管理督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