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兒童當笑柄

■李勳墉

回國後打開電視,看到報導有六十五%的兒童遭受排擠嘲笑,二十%想自殺,覺得這些比率偏高,接著又看到台北國際馬拉松的廣告,廣告內容正是對兒童名字與長相的嘲笑。如此明顯的嘲笑廣告,竟能在電視上播放,而沒有人察覺其嘲笑的本質,可見這種嘲笑普遍為台灣社會所接受。也就難怪嘲笑比率之高了。

該廣告內容是,一位男孩一一打電話給數位女孩,女孩的名字分別為芭比、Mary、Maggie及小花,問她們星期六有沒有空,得到的答案是沒空。男孩顯得失望,但又想到另外一位女孩,名字叫「阿珠」,長相與其他幾位比較,顯得肥胖,加上滿嘴冰淇淋,顯然是有意造成對比。阿珠一接到電話,即高興地答說有空。這種對比,雖是為強調連「長相」如「阿珠」的女孩也沒空,但是卻已隱含了對「長相」及「名字」的嘲笑。這種無意的嘲笑行為,很值得檢討。

個人認為電視公司有責任把關,應立即停播該廣告,而該公司除了撤回該廣告之外,還應該製作譴責嘲笑兒童、內容正確、具有導正社會病態認知的廣告。兒童福利保護單位則應查明該廣告是否觸犯兒童保護等規定,確實檢討並擬定防範措施,導正社會惡習,以保護兒童福利,防止兒童心理受創。(作者旅居英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